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对姓名所蕴含商业利益的保护

发布时间:2018-07-24 20:23
【摘要】:姓名权人对本人姓名背后所蕴含的商业利益所享有的权利是一种源于人格权、与人格权紧密相关但又不同于人格权的财产性权利,应通过立法将其规定为一项专门的民事权利(形象权)。在现行法制对形象权尚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法院审理相关案件时,如果可以适用《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具体法律法规的,则优先适用之对姓名所蕴含的商业利益予以保护。确无具体法律规范可适用时,可以适用民法基本原则。司法实践中所采取的将此种财产性权利纳入姓名权进行保护或者通过著作权予以保护的做法有所不妥。在判断是否构成侵害姓名所蕴含的商业利益时,要以营利目的、违法行为、因果关系、主观恶意等因素为标准。
[Abstract]:The right of the name holder to the commercial interests behind his name is a kind of property right derived from the right of personality,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ight of personality but different from the right of personality. It should be stipulated as a special civil right (right of image) through legislation. Under the situation that the right of image is not clearly stipulated in the current legal system, the law has not been clearly defined. In the case of related cases, if the specific laws and regulations such as the Trademark Law > the anti unfair competition law and other laws and regulations can be applied, the commercial interests contained in the name can be protected with priority. When there is no specific legal norm applicabl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can be applied. The property rights taken in judicial practice are included in the name of the name. It is inappropriate to protect the right to protect or protect it through copyright. In judging whether the commercial interests contained in the name infringe the name, the standard is for the purpose of profit, the illegal act, the causality, the subjective malice and so on.
【作者单位】: 上海社科院法学所;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丹;;试论普通法下公开权制度的发展及成因[J];比较法研究;2011年03期

2 张丹丹;张帆;;商品化权性质的理论之争及反思[J];当代法学;2007年05期

3 袁雪石;姓名权本质变革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董炳和;论形象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5 张伟君;许超;;迈克尔·乔丹起诉乔丹体育公司侵犯姓名权一案的法律评析[J];电子知识产权;2012年03期

6 姜新东;徐清霜;;美国形象权的司法保护[J];法律适用;2008年03期

7 吴汉东;形象的商品化与商品化的形象权[J];法学;2004年10期

8 郭玉军,向在胜;美国公开权研究[J];时代法学;2003年01期

9 朱广新;;形象权在美国的发展状况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谢怀h;;论民事权利体系[J];法学研究;199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武建锋;形象权的创设与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海洋;;角色商品化的商标法保护[J];中华商标;2007年08期

2 祝建军;;美国对人格标识商业化利用的规制[J];中华商标;2008年12期

3 高荣林;;驰名商标的形象权保护[J];中华商标;2010年08期

4 高荣林;;商标权产生的第三种方式——社会公众的使用[J];中华商标;2012年06期

5 苏敏;;关于现代身份权性质的重新认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6 王长顺;;论标表型人格权的财产属性[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张诚;田泉星;;我国优秀运动员人格权商品化利用的保护与救济[J];安徽体育科技;2010年05期

8 梁笑准;;论一般人格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钱明星;我国用益物权体系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周云涛;;信用权之反思与重构[J];北方法学;201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德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牛忠江;突发公共事件中公共利益与私权冲突的法律平衡[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张雅萍;期待权导论[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齐恩平;业主权的释义与建构[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姚岳绒;宪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王琳琳;论私权及其体系化[D];吉林大学;2012年

7 程合红;商事人格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申卫星;期待权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赵廉慧;财产权的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费安玲;著作权的权利体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辉军;论形象权[D];湘潭大学;2009年

2 鲁银娣;论死者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强;形象权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岭;论我国债权人撤销权制度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韩金鑫;论公众人物隐私权侵权构成要件的特殊性[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家维;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曾世满;浅议商品化权的民法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婕;论形象权[D];南昌大学;2010年

9 马欣敏;商号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马艳艳;信用权独立化的法律思考[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今;英国:姓名、形象的商品化和商品化权[J];中华商标;2000年08期

2 霍昕;知名人物商品化权的商标法保护[J];中华商标;2004年04期

3 郑成思;商品化权刍议[J];中华商标;1996年02期

4 薛虹;名人的“商标权”──公开形象权[J];中华商标;1996年03期

5 陈龙江;;美国公开权理论发展史考察——以经典案例为线索[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6 陈军;商品化权初探[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袁雪石;姓名权本质变革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蓝蓝;;人格与财产二元权利体系面临的困境与突破——以“人格商品化”为视角展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董炳和;论形象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10 刘丽娜;论美国形象公开权对名人姓名的保护[J];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国红;论角色商品化权[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勤古;;为报复给儿子取邻居名字是否侵犯姓名权[J];农家科技;2006年05期

2 李林启;;确立姓名权商品化制度浅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刘某诉吴某姓名权纠纷案[J];司法业务文选;2007年08期

4 吴学智;;商标侵犯名人姓名权问题探讨[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赵雅坤;;姓名权保护之所思[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8年09期

6 赵雅坤;;姓名权保护[J];中国外资;2008年09期

7 赵柳茵;;浅论姓名权的自由及限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6期

8 李林启;;论姓名权商品化的必要性[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周优生;;名人姓名权商品化的法律规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10 吕凯;高仓健;陈扬扬;;姓名权属性分析——乔丹商标异议案解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顺存;;浅析《商标法》第三十一条对姓名权的保护现状[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第二部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案例编写人 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 柳江华 曾李桃;具有财产性价值姓名权侵权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14年

2 王高;两人同名是否侵犯了姓名权?[N];解放日报;2002年

3 冯彦彬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过失行为能否侵害姓名权[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何为侵犯姓名权[N];云南日报;2003年

5 记者 郭远明 李美娟;“赵C姓名权”官司在江西鹰潭二审[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记者 何军 李丽 王镜宇;“乔丹”之争:姓名权纠纷背后暗藏商战[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建业 赵缜言;开价5000万 乔丹姓名权诉讼价码曝光[N];证券时报;2012年

8 公明;乔丹姓名权之诉障碍几何[N];北京日报;2012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建业;传法院拒绝受理 律师称乔丹姓名权诉求恐难获支持[N];证券时报;2012年

10 王琳;公民固然有姓名权,但不可滥用[N];东方早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妍君;论我国公民姓名权的法律保障[D];湖南大学;2009年

2 赵伟;论我国姓名权商品化的民法保护及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陈爱玲;论姓名权的性质及其立法完善[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敏;论未成年子女的姓名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5 彭芳芳;论姓名权商品化的法律保护[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杨有礼;姓名权商品化的民法保护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郭建;警察视角下的姓名权保护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8 肖志峰;我国运动员姓名权的法律保护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吴恒昌;论公民姓名权的民法保护[D];湖南大学;2010年

10 吴鹏;姓名权的“映射”侵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425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1425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9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