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跨国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2 09:33
【摘要】:跨国银行是金融全球化的载体和中枢,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和在母国与东道国的双重影响下,对世界金融市场有着牵一发动全身的影响。金融消费者面对跨国银行时受金融专业知识、信息不对称、格式合同等因素的限制,具有国内银行消费者保护难题的共性。因为涉外因素的存在,又具有国内银行消费者保护在金融信息安全、跨国财产保护和跨国诉讼方面不具有的特殊性。由于各国的利益出发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法律制度不同,所以有关跨国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存在很多冲突。这就造成跨国银行金融消费者在金融隐私权、金融安全权和金融求偿权受到侵害后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因此,需要在国际消费者保护、跨国银行监管、国际司法协助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对跨国银行金融消费者进行特殊的、全面的保护才能有效的维护其合法权益。跨国银行金融消费者面对的是强势的金融霸主,是复杂的国际市场,是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则。全球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各国交易和纠纷解决机制需要走向统一。对我国来说,我们需要学习和引进国际规则,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保证我国跨国银行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地保护国内金融消费者利益,正确处理跨国银行与金融消费者的权益纠纷。本文提出了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与监管、完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协调信息披露与隐私保护、构建多形式的纠纷处理机制等完善路径。
[Abstract]:Multinational banks are the carriers and backbone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and their expansion in the world and the dual influence of home and host countries have a whole-body impact on the world financial market.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foreign-related factors, the protection of domestic bank consumers does not have the particularity in the aspects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curity, transnation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transnational litigation. There are a lot of conflicts in the legal provisions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ransnational banks,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for the financial consumers of transnational banks to get effective protection after the infringement of financial privacy, financial security and financial claims. Financial consumers of China's banks are facing a strong financial hegemony, a complex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legal rule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means that the trading and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s of all countries need to be unified. For China, we need to learn and introduce international rule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formulation of international rules, and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We should supervise and perfect the bank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coordinat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privacy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 a multi-form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国勇;李俊夫;;欧盟消费者在线争议解决机制的新发展——2013年《欧盟消费者在线争议解决条例》述评[J];国际法研究;2015年03期

2 席月民;;市场经济法治:创新与挑战——以消费者保护为例[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3 陈文君;刘晓明;殷林森;;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目标的法经济学分析[J];金融监管研究;2013年03期

4 洪武林;;我国对跨国银行监管的实践及问题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张韶华;;G20金融消费者保护高级原则[J];西部金融;2012年05期

6 孙天琦;;金融消费者保护:市场失灵、政府介入与道德风险的防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02期

7 马其家;;美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及其启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何颖;;构建面向消费者的金融机构说明义务规则[J];法学;2011年07期

9 周学东;;国际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改革动态及启示[J];中国金融;2011年11期

10 李沛;;金融危机后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建悦;我国涉外消费者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年

2 汤程;个人金融信息国际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3 刘镭;论国际私法保护弱者权益原则[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朱莉;中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5 魏丽莉;跨国消费合同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38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238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c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