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复制技术与专利权用尽原则的适用——以转基因种子为中心
[Abstract]:Since the emergence of the principle of patent exhaustion in the 19th century, its connotation and constitutive elements have been gradually clarified in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practice. However, due to the emergence of gene recombination and other technologies, the application of patent exhaustion principle is uncertain. A number of patent infringement lawsuits against genetically modified seeds have occurred outside China. The commercial planting of transgenic crops in China began in 1996, and the planting area increased year by year. In 2013, the planting area of transgenic crops in China was 4.2 million hectares, ranking sixth in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the R & D actively applied for the invention patent for its genetic technology. By the end of 2013, the total number of patents for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in China has reached 33548. With the commercial application of genetic technology, it is necessary to discuss the applicable boundary of patent exhaustion principle in the field of self-replicating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转基因生物跨界侵权损害赔偿研究”(批准号:11CFX072) 江西生态法律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的成果
【分类号】:D923.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梁志文;;论版权法上使用者利益的保护[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2 詹映,朱雪忠;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知识产权的技术措施保护初探[J];科研管理;2003年05期
3 Clive James;;2013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4年01期
4 钟勉;;谁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J];求是;2014年08期
5 程宇光;;美国法中农民留种行为与知识产权的冲突与协调[J];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03期
6 马强;王燕;;论知识产权穷竭原则的正当性基础[J];知识产权;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熙;;从基础教育的内涵谈教材教法的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2期
2 葛荣;徐丽萍;;“超X”类词的来源初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何军民;;沈从文伦理思想的文学建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董欣胜,林天送;台湾国语新词语一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姜红;;试论当代中国的社会流行语[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郝利玲;曾小莉;;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在社会转型中的融合性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7 高亚男;;“绿色”的延伸[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8 李道忠;;浅谈文艺学学科的改名——“文学学”、“理论文学”还是“基础文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9 袁云;;“什么是A?”与“A是什么?”的区别及教学方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彭琰;;浅析郑州话的词汇学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英华;;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董美根;;论专利默示许可——以对专利产品合理期待使用为目标[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3 刘磊;王锐;刘劭君;;间接侵犯专利权行为之客体探究——兼议其产生根源及法律调整方式[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4 孙方涛;;发明专利授权和侵权范围解释规则比较——以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为例[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5 张宇;;浅谈包含方法特征的产品权利要求[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6 胡嘉倩;;现有技术抗辩在专利侵权案件中的适用[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7 张沧;;司法实践中的现有技术抗辩研究——以化学医药专利侵权案件司法判决为研究对象[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8 周琪;;功能性限定特征的撰写与审查[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9 张先芸;王海凤;;专利侵权诉讼中被告的抗辩[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10 陈钧;;专利侵权诉讼中等同原则的适用与限制[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阮思宇;论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健;专利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萍;凝视自然的心灵书写[D];吉林大学;2011年
7 秦浩;中国行政审批模式变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何文毅;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蔡文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俞杰;后金融危机下浙江外向型企业转型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伊藤贵子;专利间接侵权:中日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郭学秀;美国非显而易见性判断标准及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隆军;论功能性限定特征解释规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汶庆;论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作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梁静;汉西数词对比分析及汉语数词的西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于忠晓;从实例看禁止反悔原则及其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小萍;论假冒专利罪的扩张与限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沈光军;专利侵权诉讼中公知技术抗辩若干问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瑞栋;;论著作权法中的平衡精神——以版权穷竭制度为个案[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2 李剑;;美国植物品种法律保护制度研究[J];法律适用;2008年06期
3 尹田;论物权与知识产权的关系[J];法商研究;2002年05期
4 梁志文;;著作权合理使用的类型化[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5 毛勒堂;张健;;分配正义:经济哲学的检审[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谢江平;;从消费者主权看现代民主制度[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钱迎倩,马克平,桑卫国,魏伟;终止子技术与生物安全[J];生物多样性;1999年02期
8 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原理论纲[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王利明;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J];政治与法律;2002年02期
10 唐艳;;数字化作品与首次销售原则——以《著作权法》修改为背景[J];知识产权;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琦;;美国专利权用尽原则若干问题研究——Quanta Computer,Inc. v. LG Electronics,Inc.案判决评析[J];知识产权;2008年06期
2 万琦;;美国专利权用尽原则规范属性之辨析[J];知识产权;2012年03期
3 万琦;;欧美专利权用尽原则售后限制的比较研究[J];知识产权;2010年04期
4 张冬;范桂荣;;评述专利权用尽原则适用范围的发展问题[J];学术交流;2010年09期
5 傅绍明;;浅谈美国专利权用尽原则[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8年08期
6 ;专利权用尽原则与美国的最新判例[J];中国专利与商标;2013年02期
7 马放;关于专利权用尽原则的几个问题[J];知识产权;1998年06期
8 何艳霞;;美国专利法判例选析 方法类权利要求是否适用专利权用尽原则——兼及合同约定与专利权用尽孰轻孰重问题[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年06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琳淞;专利权用尽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殷澄;专利权用尽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3 唐宁浩;论专利权用尽原则[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刘文庆;我国专利权用尽原则适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69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269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