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inancial consumer protection system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st and benefit of the financial consumer protection system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the legal and economic countermeasures of the financial consumer protection system in China.
【作者单位】: 内蒙古民族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
【分类号】:D9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金励;;新时期中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之重点问题研究[J];经济法论丛;2014年01期
2 孙永祥;陈杰;;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模式探讨——以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为借鉴[J];商业时代;2014年2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戴航宁;;论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的构建[J];南方论丛;201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阮焱焱;金融消费者隐私权保护之法律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2 李伟楠;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投资者权益的法律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丽敏;;刍议金融监管的重要目标——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吴弘;徐振;;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理探析[J];东方法学;2009年05期
3 林宏山;白清松;孔雷霞;;美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借鉴与启示[J];福建金融;2010年08期
4 杨东;;论金融法制的横向规制趋势[J];法学家;2009年02期
5 何颖;;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原则[J];法学;2010年02期
6 马林声;罗劲;;美国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对中国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0年26期
7 张伍愚;刘敏;;金融消费者概念合理性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36期
8 叶林;郭丹;;中国证券法的未来走向——关于金融消费者的法律保护问题[J];河北学刊;2008年06期
9 黄茂钦;;经济领域的软法治道——基于实证与规范的辨析[J];经济法论丛;2011年02期
10 吕炳斌;;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之构建[J];金融与经济;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建;法经济学:效率对正义的替代及其批评[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2 宋怡林;法经济学的效益目标[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黄立君;近十年来国内法经济学研究述评[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孙圣民;;2003年度“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综述[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3年02期
5 ;短讯一则:“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组委会成立[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3年02期
6 冯玉军;法经济学范式研究及其理论阐释[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1期
7 曾培芳,陈伟;论公司的社会责任——基于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J];法治论丛;2004年04期
8 ;中国法经济学论坛暨制度经济学研讨会综述[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4年03期
9 李俊霖,黄楠;浅析法经济学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J];天府新论;2005年S1期
10 黄立君;;法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经济经纬;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缪文升;;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法经济学分析[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陈柳钦;;法经济学的动态演化及其中国的发展[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豆景俊;张建涛;;我国的法经济学研究现状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胡凯;;论法经济学的两条研究路径[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廖建求;;浅谈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任碧云;南云僧;;谁的贡献大——透过一个案例的解剖分析法经济学的制度设计思想[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殷继国;周琳静;;法经济学的本土化研究[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孙圣民;;2003年度“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综述[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C];2003年
9 ;短讯一则:“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组委会成立[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C];2003年
10 ;中国法经济学论坛暨制度经济学研讨会综述[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五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立君;我国法经济学研究现状述评[N];光明日报;2006年
2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法经济学: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与融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黄东黎;法经济学为立法和司法提供思路[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齐延平;展现法经济学的演进逻辑[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魏建;使法律分析更为现实的行为法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6年
6 魏建;“中国法经济学论坛”在济南召开[N];光明日报;2003年
7 孙秋枫;法经济学:用经济的方法分析法律活动[N];检察日报;2004年
8 深圳大学法学院 本报特约记者 应飞虎;准确了解人类决策有助于促成更好的法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张明;法经济学——透视经济生活新视角[N];经济参考报;2005年
10 赵孟(编辑);经济学视野里的法律[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栾国华;美国法经济学评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李素文;基于行为经济学的法经济学效用函数建构[D];湖南大学;2009年
4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5 田洪捚;国际私法法经济学分析评述[D];吉林大学;2009年
6 孙法柏;现代环境法的运行机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凌;金融市场治理与公平参与[D];天津大学;2007年
8 徐兴祥;合同法原则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梦媛;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邵兴全;解读法经济学[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高明;19世纪之前法经济学的萌芽和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张静;行为法经济学及其对中国的意义[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丽娜;雇主转承责任的法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6 汤洁;法经济学之“理性选择”理论及其发展走向[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严伟;法经济学与行为法经济学:聚焦理性最大化假设[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王琳琳;高速公路监管机制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9 祝晓书;网上银行风险分担的法经济学分析[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10 刘政;公共利益的法经济学视角[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46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346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