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腐中的侵权行为及其规制——社会契约论替代路径下的中立审视
[Abstract]:In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Roman law and the school of natural law, corruption is a violation of social justice, an act of antisocial contract, and the moral power of the public makes a value judgment on injustice. This kind of public rationality i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manifestations of network anti-corruption at present. Rawls' integrated social contract theory constructs a revision of public concern for social justice to justice, while Smith introduces "neutral bystanders" to alert and examine "public opinion violence" and "minority concern". Network anti-corruption may infringe upon other citizens' right of privacy and reputation. The tort in the network anti-corruption has its special behavior structure, its macroscopic, the meso-scale, the micro-level all has the reason which the infringement produces. From the angle of "neutral examination", we can explore the four theoretical bases for regulating infringement in network anti-corruption. We must regulate the infringement in the network anti-corruption from the consciousness, the system, the law and the total amount.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四川省人民政府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检察院;
【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警察执法权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研究”(2013YBF11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13;D03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崔聪聪;;个人信息控制权法律属性考辨[J];社会科学家;201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琼;李洪强;;共生视角下第三部门“嵌入”的组织空间[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胡晓鹏;;产业共生:理论界定及其内在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9期
3 刁叔钧;;论基于共生理论的产学合作教育联盟[J];高教探索;2012年02期
4 梅英;;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决策和利益表达[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04期
5 蒋祥辉;史庭宇;王利利;;共生视阈下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探讨[J];广西教育;2012年35期
6 王聪;;健美操运动的跨文化融合解析——审视中国健美操运动本土化[J];搏击(体育论坛);2012年11期
7 储冬冬;孙从远;;文化共生视域下的社会工作本土化[J];长江论坛;2013年02期
8 傅龙华;;收入阶层分异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思辩[J];才智;2013年30期
9 张晗;;社会共生视阈下的多元文化空间建构——基于盈江县支那乡白岩傈僳族村的人类学考察[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10 李志强;;制度“嵌含”与结构“共生”——社会转型视域下收入分配改革新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永缜;;人类面向未来的路向选择:共生时代[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2 肖存良;;政党共生与政党关系和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3 于亚婕;张静海;;基于社会共生理论的县域农村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策略研究[A];第六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金应忠;;避免全球性结盟分裂对抗是当代大国的历史使命——兼议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与实践[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5 钟远平;胡燕;;论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的共生关系[A];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继平;从冲突走向和谐: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社会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谭晓静;文化失忆与记忆重构[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4 曲正伟;教育利益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永红;技术认识论探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杨勇;都市圈发展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黄斌;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与中国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满河军;企业社会责任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唐代中;上海城市房屋拆迁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杨勇;市场的政治涵义:市场社会的生成与实现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长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弱势群体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徐晋;基于共生理论的“Shipping Pool”合作机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李伟;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方法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倩宇;都市圈城市体系发展及演化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张玺;基于公平理论的中国城市职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刘海涛;英国家族授产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李佳;实现高层公共建筑与城市共生的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薛红伟;基于委托代理视角下综合治理矿难危机的对策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罗荔龄;共生视野下初中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学生的数感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阙薇;高污染工业园区环境灾民的补偿机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刁胜先;周璐;谢文彦;;论个人信息网络侵权的民法规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贺栩栩;;比较法上的个人数据信息自决权[J];比较法研究;2013年02期
3 温世扬;;人格权“支配”属性辨析[J];法学;2013年05期
4 马骏驹;;从人格利益到人格要素——人格权法律关系客体之界定[J];河北法学;2006年10期
5 汤擎;试论个人数据与相关的法律关系[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6 刘德良;;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J];法学研究;2007年03期
7 张振亮;;个人信息权及其民法保护[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齐爱民;;论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与构成要素[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10期
9 张涛;;个人信息的法学证成:两种价值维度的统一[J];求索;2011年12期
10 李晓辉;;信息权利——一种权利类型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梅娟;李琴;;网络反腐的现状及发展探析[J];理论观察;2009年06期
2 卢琰华;;关于网络反腐的若干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3 李尚旗;;从民间到政府:网络反腐的路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03期
4 胡庆亮;;网络反腐的动因、争议与治理[J];理论导刊;2010年02期
5 袁雪娣;秦英华;;拓宽反腐倡廉渠道 促进民间网络反腐良性发展[J];理论导报;2010年01期
6 李永洪;;新时期增强我国网络反腐实效的对策探析[J];兰州学刊;2010年01期
7 吴玉英;;新形势下加强网络反腐的思考[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8 胡志远;汪启和;;论民间网络反腐及其疏导[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9 周育平;;论“网络反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闫东伟;;政府官员如何应对网络反腐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世纪桥;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双桥;王延永;;加强网络反腐建设相关问题研究[A];教育系统廉政探索(第四卷)[C];2012年
2 王静;刘邦凡;王娟;詹国辉;;“网络反腐热”背后的思考[A];中国公共管理论丛2013年第1辑[C];2013年
3 陈日辉;;困境与突围:网络反腐的法治路径与制度建构[A];犯罪防控与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年)[C];2013年
4 邹旭怡;;政治安全视野下网络反腐的意义和限度[A];第六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张勇;;网络反腐的刑事法治路径与司法衔接模式[A];犯罪防控与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年)[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冬梅 俞嘉骏;网络反腐:渐行渐强的监督力量[N];组织人事报;2009年
2 晋煤党校 翟拴正;浅析网络反腐[N];山西党校报;2009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周福志;网络反腐需要制度与法律规范[N];团结报;2010年
4 王君超;让网络反腐之路越走越宽[N];光明日报;2012年
5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建芹;网络反腐:制度化反腐的机遇和挑战[N];检察日报;2012年
6 白靖利;网络反腐 从“民意分量”走向“制度力量”[N];西部法制报;2012年
7 记者 黄冠;“网络反腐”倒逼干部清正[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8 杨月辉;大数据时代网络反腐新特点[N];学习时报;2012年
9 傅达林;网络反腐须告别偶然性步入规范化[N];法制日报;2012年
10 南方问政记者 戎飞腾;网络反腐贵在迅速[N];南方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勇;中国网络反腐的兴起及其引导[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唐若裴;中国网络反腐机制[D];复旦大学;2011年
3 谭超;网络反腐的制度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卢文忠;我国网络反腐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灿;网络反腐的伦理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6 韩健伟;我国网络反腐问题及政府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赵扬;中国特色网络反腐体系构建与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8 王勇;善治视角下的我国网络反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甜;网络反腐视角下的廉政建设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吴金丹;网络反腐模式:案例与阐释[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11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411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