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生态环境保护原则”的理解及适用——基于宪法的解释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基于风险的环境治理多元共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5ZDC03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竺效;;机动车单双号常态化限行的环境法治之辨[J];法学;2015年02期
2 张翔;;机动车限行、财产权限制与比例原则[J];法学;2015年02期
3 王锴;;合宪性解释之反思[J];法学家;2015年01期
4 许可;;民法与国家关系的再造[J];法商研究;2015年01期
5 陈海嵩;;环境治理视阈下的“环境国家”——比较法视角的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年01期
6 王利明;;民法典的时代特征和编纂步骤[J];清华法学;2014年06期
7 石文龙;;论我国基本权利限制制度的发展——我国《宪法》第51条与德国《基本法》第19条之比较[J];比较法研究;2014年05期
8 陈海嵩;;“生态红线”的规范效力与法治化路径——解释论与立法论的双重展开[J];现代法学;2014年04期
9 陈无风;;应急行政的合法性难题及其缓解[J];浙江学刊;2014年03期
10 姜峰;;宪法公民义务条款的理论基础问题 一个反思的视角[J];中外法学;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宗智;;中国正义体系的三大传统与当前的民法典编纂[J];开放时代;2017年06期
2 王梅;;生态红线制度实施中的公众参与[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3 薛宁兰;;婚姻家庭法定位及其伦理内涵[J];江淮论坛;2015年06期
4 邵怿;;论危险物品危害的联动治理[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5年06期
5 尚国萍;;民法典编纂中信用权保护模式的立法选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6 赵学丰;;论我国基本权利限制的正当性与限制原则[J];法制与社会;2015年31期
7 李慧玲;王飞午;;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立法研究[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8 饶龙飞;;论公民的违宪主体资格——学说述评基础上的再思考[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15年02期
9 朱谢群;;也论民法典与知识产权[J];知识产权;2015年10期
10 刘保玉;周玉辉;;论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四个面向”[J];法学杂志;2015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立斌;;论宪法财产权的保护范围[J];中国法学;2014年04期
2 陈海嵩;;国家环境保护义务的溯源与展开[J];法学研究;2014年03期
3 曹静;王鑫;钟笑寒;;限行政策是否改善了北京市的空气质量?[J];经济学(季刊);2014年03期
4 刘连泰;;确定“管制性征收”的坐标系[J];法治研究;2014年03期
5 王山山;;“生态红线”的落地难题[J];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Z1期
6 黄卉;;合宪性解释及其理论检讨[J];中国法学;2014年01期
7 陈金木;梁迎修;;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立法对策[J];人民黄河;2014年01期
8 王树义;皮里阳;;论第二代环境法及其基本特征[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11期
9 栗晓宏;周立香;;节能减排的政策和制度创新——政府目标责任制特点分析[J];环境保护;2013年21期
10 宋亚辉;;经济政策对法院裁判思路的影响研究——以涉外贴牌生产案件为素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海嵩;;《民法总则》“生态环境保护原则”的理解及适用——基于宪法的解释[J];法学;2017年10期
2 陈学敏;;《民法总则》对生态环保作出积极回应[J];环境经济;2018年21期
3 陈建华;;民法典编纂背景下民法与宪法的关系——基于司法实践视角[J];法治论坛;2017年01期
4 张素华;;《民法总则草案》(三审稿)的进步与不足[J];东方法学;2017年02期
5 程皓;;论专利法的生态化改革[J];理论月刊;2014年05期
6 方印;李本经;;论民法生态化的主要价值与基本依据[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7 张泰;;浅析制定民法总则的相关思考[J];法制博览;2019年11期
8 谭行方;;《民法总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蕴[J];理论学习;2017年07期
9 张彬;;论民法总则中的权利客体部分[J];法制与社会;2016年01期
10 刘斌;;论我国民法总则对商事规范的抽象限度——以民法总则的立法技术衡量为视角[J];当代法学;201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印;李本经;罗璇琳璐;;论民法生态化的价值、依据及条件[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肖新喜;;论民法的生态文明建设功能及其发挥[A];2013年第四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邓文嘉;;浅谈民法的价值及基本原则——从民法价值看民法基本原则的重要性[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2辑)[C];2006年
4 王钲茹;;民法法典化与非法典化的争议[A];“决策论坛——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7年
5 黄俭;;社会基础变迁与民法双重体系建构[A];决策论坛——系统科学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5年
6 李勇;;以自然人为中心论述民法的现代发展[A];2013年第四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陈剑寒;;浅议生育权在民法视野中的法律性质[A];2015第一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5年
8 方印;;生态市民社会建设与民法生态化课题研究论纲[A];贵州法学(2014年第9期)[C];2014年
9 徐忠明;;从西方民法视角看中国固有“民法”问题——对一种主流观点的评论[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10 宁清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弘扬民法精神[A];“反腐倡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 张莉;生态环境保护的私法利器“绿色原则”[N];福建日报;2017年
2 贵州大学法学院 方印 黄晓霞;《民法总则》第九条的功能审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3 吉林大学法学院 郑维炜;浅议民法文化与民法典[N];光明日报;2010年
4 朱恒顺;民法总则关乎每个人的切身权利[N];中国青年报;2016年
5 本报记者 朱宁宁;民法立法曲折坎坷渐行渐进[N];法制日报;2018年
6 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梁慧星;民法对改革开放的促进作用[N];人民政协报;2018年
7 李英锋;民法“进车厢”益于乘车文明与安全[N];人民法院报;2018年
8 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叶知年;从伦理道德角度看民法总则[N];福建日报;2017年
9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丁宇翔;适用民法总则应处理好五大关系[N];人民法院报;2018年
10 本报记者 王莹;两岸法学家关注社会发展与民法保障[N];法制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匡凯;民法科学性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回应[D];湖南大学;2016年
2 孙莹;我国民法调整对象的继受与变迁[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杨育正;适用中的民法解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莫爱新;民法中的性权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朱铁军;刑民实体关系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玉玉;宪民关系视野下的人格权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2 王胜玫;论民法人格权的宪法学基础[D];山东大学;2018年
3 滕剑;论我国民法典的制定与民法文化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4 陈丽娜;史尚宽民法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5 谢波;民法中“人”的再发现与回归[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文艳;民法与宪法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7 邓庆高;论民间组织对民法实现的价值[D];华侨大学;2012年
8 项晓基;中国古代民法的再思考[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巴劲松;论信用的民法调整[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李成;我国民法中优先购买权制度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37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537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