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驰名商标认定标准的构建与适用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分类号】:D923.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亚兰;试论驰名商标认定中的国际性要素[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王瑞华,刘玉安;由“主动”变“被动”析我国驰名商标认定新原则[J];知识产权;2003年06期
3 台商老朋友;申请驰名商标认定[J];两岸关系;2004年06期
4 李明君;;诉讼:驰名商标认定的第二法门[J];市场观察;2005年12期
5 唐超华;王云飞;;论驰名商标认定制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企业家天地;2005年09期
6 唐银益;王小平;;关于制定《驰名商标认定标准》的理性思考[J];法治研究;2007年11期
7 王恩宇;;对我国驰名商标认定制度的相关思考[J];南方论刊;2008年03期
8 龚恒超;;驰名商标认定实践中的异化现象及其治理——在驰名商标认定理论框架基础上的讨论[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8年05期
9 汪泽;;评审中的驰名商标认定与保护[J];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08期
10 黄晖;;驰名商标认定标准与保护条件[J];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孙筱晨;;未雨绸缪应对变革——驰名商标认定[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四部分[C];2013年
2 汪菊;霍守明;;试论我国驰名商标认定机制[A];当代法学论坛(2009年第1辑)[C];2009年
3 王隽;;对我国驰名商标认定“双轨制”的法律考究与前瞻[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4 陶鑫良;;我国驰名商标认定与保护的现状分析及其法律规制[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乔国栋 实习生 胡亮;商标纠纷:驰名商标认定捷径[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2 姚們;驰名商标认定应设置异议程序[N];法制日报;2007年
3 金艾;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有限公司获驰名商标认定[N];贵州日报;2007年
4 记者 丁兆军;三件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认定[N];潮州日报;2011年
5 同济大学、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袁秀挺 袁博;驰名商标认定的必要性判断[N];人民法院报;2013年
6 耿顿;驰名商标认定 司法机制取代行政手段?[N];中国商报;2005年
7 记者 程江涛;河南高院规范驰名商标认定[N];商务时报;2007年
8 王文起;驰名商标认定后的使用和维护[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9 车文秋;防止驰名商标认定异化应综合治理[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10 许程丽;我市驰名商标认定驶上快车道[N];绍兴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杨杨;我国驰名商标认定模式的完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2 李强;驰名商标认定标准量化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晶;关于驰名商标认定制度完善的若干建议[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4 李迎迎;驰名商标认定案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鲍旭炜;美国驰名商标认定要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田达良;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D];湖南大学;2009年
7 刘文军;中德驰名商标认定标准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喻宾;论我国驰名商标认定的主体资格[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刘丹丹;入世后我国驰名商标认定和反淡化保护探索[D];西北大学;2006年
10 陶然;我国驰名商标认定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37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537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