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税收代位权制度实证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08:57
【摘要】:税收是国家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和重要收入来源,由于税款的征收涉及到纳税人的财产权益,因此,总有人处心积虑地想着如何逃避纳税义务。为了维护正当的社会经济秩序和税收秩序,法律对此专门设立了系统的税收保障制度,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税收保障措施有查封、扣押、冻结等,但在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各个经济体关系交错的现实面前,这些传统的措施仍然无法满足税收实践需求。鉴于此,立法者在2001年《征管法》第二次修订时,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创造性地引入私法领域的代位权制度,使得税务执法人员得以以平等的普通私法主体的身份介入原本无权干涉的私法领域,就该制度的立法初衷来看,这一新的举措将对长期困扰税务部门的税收流失问题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该制度的引进,是我国税收征管手段的一大进步,健全了我国原有的税收保障体系。然而,十几年来很少看到媒体中报道有关某地执法人员行使代位权的案例,不禁令人困惑。尽管税收代位权在我国已不属于新生事物,但在税收实务工作中似乎并没有体现和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和作用。本文通过对以往案例的搜集和分析,试图探究税收代位权制度真实的运行情况,以及税务机关作为该制度的直接实践者和受益方,在学习、理解和实际使用时遇到的阻碍和难题。一项新兴的制度必然需要经过大量现实案例的打磨才能更加合理和完善,因此,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分析,为代位权制度能够在今后的征管实践中更大地发挥其本来的积极作用提出适当的改进建议和方案。笔者相信,随着更多的实践案例的涌现、对该制度更加深入的研究,以及社会法治化进程不断深入,税收代位权制度不论是在实体方面还是程序方面的具体规定一定会日趋丰满,充分发挥出保障国家税款顺利追征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3.6
本文编号:2591561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勇;;再探代位执行程序的理论基础——从代位执行的执行依据及其正当性展开[J];民事程序法研究;2017年02期
2 肖建国;刘文勇;;论执行力主观范围的扩张及其正当性基础[J];法学论坛;2016年04期
3 李炜光;欧阳婷;;中国税制20年:从效率走向公正[J];税务研究;2014年10期
4 刘剑文;;税收征管制度的一般经验与中国问题——兼论《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修改[J];行政法学研究;2014年01期
5 宋刚;;论财产责任下的责任财产[J];法学评论;2014年01期
6 李桂英;;税收代位权诉讼能否适用调解之探析——一起案件引发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11期
7 杨峰;;浅议我国税收代位权诉讼中的相关问题[J];税务研究;2011年06期
8 刘红霞;;税务机关如何正确行使代位权[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汤洁茵;;民法概念与税法的关系探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郑丽清;;日本税收保全制度之借鉴[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秦琪;;试述代位权制度进入税法的理论依据[A];“决策论坛——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7年
,本文编号:2591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591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