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网络环境下新闻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7 02:11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新闻作品著作权侵权频发且愈加严重。这不仅损害了相关主体的权益,还挫伤了新闻从业者的创作积极性,更扰乱了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秩序。著作权法作为新闻作品著作权侵权规制的主要依托,在当下理论与实践中均呈现出乏力的困境。为此,对网络环境下新闻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展开研究有其必要性。缘此,本文以问题为导向,遵循著作权法和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以网络环境下新闻作品的认定为逻辑起点,梳理了网络环境下我国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法律规定,分析了实践面临的困境和成因,并在考察国外有益实践的基础上,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行业自我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具体而言,本文除绪论外,共包括四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回顾并评析了相关研究进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第一章,网络环境下我国新闻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概论。本章首先结合新闻学和著作权法理论,对网络环境下新闻作品的概念予以界定并进行了类型划分;其次,在论证网络环境下新闻作品具有时效性更强、技术依赖性更强和易被复制修改等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对其加强保护具有营造安全的信息网络环境、促进新闻行业发展和保障传媒功能发挥的重要意义;第三,转向法律视野,爬梳和整理了网络环境下我国新闻作品保护的法律遵从,指出了著作权法是主要依托,并在此基础上从主体、客体、内容、权利归属、例外规定和侵权认定等视角展开分析论述。第二章,网络环境下我国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的不足及成因。本章指出新闻作品著作权侵权整体态势严重且已导致行业发展失序、侵权行为方式多样且更加隐蔽、侵权后果不可逆且权利人难以自力救济等是网络环境下我国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存在的实践困境,并认为这一困境系立法不完善(如时事新闻概念含混不清、法人作品和特殊职务作品归属规则存在矛盾致使新闻作品权属难明、新闻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缺失等)、司法救济不足、版权执法乏力、相关主体守法意识薄弱和传统媒体版权管理模式陈旧等诸多原因共同导致的。第三章,网络环境下域外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的经验借鉴。本章阐述了网络环境下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主要国家或地区的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司法实践,总结出对我国新闻作品保护的启示,主要有审慎对待时事新闻是否列入排除保护条文、适度给予优先报道权和新闻作品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第四章,网络环境下我国新闻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完善建议。本章在立法、执法、司法、行业自身四个方面提出对策。立法建议是对现行《著作权法》中有关新闻作品条文的修改,即以表格形式对第5条、第23条和第33条提出了完善建议。版权执法的完善建议是明确主体权责、明确管辖和侵权判断标准。司法建议是统一裁判标准,即判断深层链接行为是否侵权应从服务器等事实标准回归法律标准。新闻媒体行业自我保护建议是在加强版权意识的前提下,适度运用技术措施保护版权作品,并积极寻求适应媒介环境的版权管理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晶;陈世华;;道器合一:民主党派网络参政议政创新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06期

2 张雯文;;论网络环境的维护与保护[J];法制博览;2019年04期

3 熊光清;;网络社会的兴起与治理变革[J];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12期

4 焦丽萍;;网络信息传播中的冲突及破解[J];青年记者;2018年02期

5 曹越;;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年02期

6 张玉洪;;商业变现冲动与网络信息传播异化[J];青年记者;2018年07期

7 郭鹏;;如何加强网络信息传播主体的社会责任[J];青年记者;2018年11期

8 李咏达;;简论互联网主要作用及推进创新、强化管理的重要性[J];电视指南;2017年16期

9 沈鹤;;网络信息传播中版式设计的应用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年24期

10 刘小洋;刘超;刘万平;张宜浩;黄贤英;;突发公共事件网络信息非线性动力学传播模型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韦路;谢点;;全球网络信息传播格局透视——基于世界各国宏观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4中国传播论坛:“国际话语体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4年

2 贺筱媛;胡晓峰;;危机条件下的网络信息传播行为建模方法研究[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3 杨钰媛;;自媒体时代网络信息传播的监管——以“魏则西事件”为例[A];“决策论坛——地方公共决策镜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4 王绍玲;;科技期刊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的发展初探[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郭箐;王春丽;邓翡斐;;未成年人网络犯罪问题研究[A];《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19年第8卷 总第8卷)[C];2019年

6 陈烨;凌秀丽;;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传播[A];公共文化服务与图书馆实践的创新——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崔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思想研究[A];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9年

8 严耕;;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冲突与社会和谐[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9 郭昱妍;;网络自制节目发展现状及监管对策[A];第17届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暨第26届中国数字广播电视与网络发展年会论文集[C];2018年

10 王烨;;论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属性对现实社会的影响[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陈联俊;完善社会信任关系 加强网络空间国家凝聚力[N];社会科学报;2019年

2 记者 姚彤;管好用好建好网络开创网信工作新局面 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提供保障[N];新疆日报(汉);2016年

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 汪磊;网络语言“情”与“理”之思[N];光明日报;2017年

4 霍州市广电中心 邢立山;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论[N];发展导报;2017年

5 承渊;还网络世界一片纯净天空[N];中国文化报;2017年

6 王丽美;“棉花肉松”再证谣言止于智者[N];贵州日报;2017年

7 斯涵涵;公信和真相是遏止谣言的利器[N];中国消费者报;2017年

8 王小艳;我国网络法治建设稳步推进[N];学习时报;2017年

9 剑峰;别让网络流言伤害了农民[N];农资导报;2017年

10 常州大学社会工作系 姚星亮;网络“标签”影响社会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培源;网络信息传播绩效评估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李超;基于多维属性的社会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4年

3 唐朝生;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建模及转发预测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4 罗莉;网络信息传播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张伯雷;社会网络信息传播与影响力最大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6 肖宇;校园网络信息传播特性与用户影响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初晨;投资者网络信息传播与情绪扩散的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8 易成岐;社会网络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9 任薇;基于微博的社会网络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10 吴联仁;基于人类动力学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实证分析与建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烨明;政府引导网民理性表达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9年

2 贾俱文;网络环境下新闻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3 刘娜;当前大学生网络舆论存在的问题与引导对策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

4 汪廷固;论自媒体时代避风港规则对网络用户的适用[D];宁波大学;2018年

5 宋航;青少年品德发展视域下网络漫画的创作与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6 陈彩云;网络背景下邻避冲突治理模式转换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7 宋骋丹;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影评传播的功能和价值[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8 李云云;网络民族主义视域中的小粉红群体研究[D];辽宁大学;2018年

9 马苏苏;网络“丧文化”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10 翟永威;网络舆论中“悯弱”现象产生之文化及社会心理因素探析[D];河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02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602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8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