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买卖合同情事变更认定标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4 12:48
【摘要】:我国正处于新型现代化建设时期,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持续快速发展。国家政策的调控使部分城市的房价略有回落,但房价总趋势上涨,购房已成为一种理财方式。然而,房地产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纠纷的发生,一方面,购房政策的调整对部分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履行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与一般货物买卖合同相比,商品房买卖合同具有标的额巨大、履约成本高、履行周期长、价格变化幅度大、受政策影响明显等特征,风险较普通买卖合同高,房屋买卖风险对双方当事人的影响巨大。当影响合同成立的客观环境改变,房屋买卖合同履行将出现明显不公平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结果时,当事人诉至法院请求变更合同或解除合同的案件时有发生。法律作为保证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纠纷无法调解的情况下,法院应依何种标准判断案件是否适用情事变更原则。然而,我国在立法、司法、理论学说方面,可为商品房买卖合同情事变更的认定提供参考的研究较为有限。立法上,虽然《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六条(后文简称《法释(二)》第二十六条)规定了情事变更原则,《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中也有类似情事变更的规定,但对该原则的适用条件,成文法领域并没有具体规定,而只作了原则性规定,法官自由裁量空间较大;司法实务领域,最高院关于情事变更的指导案例有限,并不能为纷繁复杂的案件情况提供全面参考;我国对情事变更的适用持谨慎态度,最高院要求各级法院谨慎适用情事变更原则,该原则的适用须经高级人民法院审核,必要时还需经最高院审核,适用程序较繁琐。理论界,学者对情事变更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但鲜有学者对情事变更原则的构成要件进行细化研究。各地法院对商品房买卖合同情事变更的判断标准不相同,同案不同判的情况不鲜见。这不利于司法统一,更不利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本文以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的具体案件为出发点,对情事变更认定标准的构成要件进行细化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德国和美国情事变更构成要件的认定标准,提出适用我国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情事变更认定标准理论,为完善立法和丰富司法经验提供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3.6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春燕;李正华;;房贷政策变化与“情事变更”[J];仲裁研究;2014年03期
2 韩世远;;不可抗力、情事变更与合同解除[J];法律适用;2014年11期
3 王妮妮;;合同法中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疑难——以个案分析为视角[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4 宋建设;;情事变更原则在我国合同法中的适用[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6期
5 王洪;张伟;;情势变更规则适用要件的探究——以法释[2009]5号第26条为中心的解释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刘善华;;日本和德国法上的再交涉义务及对我国合同法的启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7 黄U,
本文编号:2648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648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