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我国拾得遗失物制度的立法完善

发布时间:2020-05-05 08:2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法律制度也愈加完善,但在此背景下我国拾得遗失物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却始终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此进行规制。文章通过对我国现行拾得遗失物制度的深刻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拾得遗失物制度提出相关的建议。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阎梦华;论亚里士多德的公正观[D];浙江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卫萍;公正视阈下医疗保险一体化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宏;论拾得遗失物制度[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刘坚勇,郭一星;试论遗失物拾得归属之法律制度[J];山东审判;2002年03期

3 张小军;遗失物拾得几个问题[J];榆林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喻林春;;论拾得遗失物[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5 曾山;;遗失物拾得法律问题的比较分析[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11期

6 曹丹;;遗失物拾得制度的重建[J];法制与社会;2008年08期

7 邬春海;;我国遗失物拾得人权利体系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08年17期

8 魏建;彭涛;;财产的最佳利用与遗失物制度的法律选择——遗失物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9 巴卓;;无人认领遗失物的归属[J];法制与社会;2009年24期

10 陈凤贞;;试论遗失物悬赏广告效力的立法完善[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魏建;;财产的最佳利用与遗失物制度的法律选择——遗失物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黄少安;王安;;对拾遗者是否定罪及其权利主张的法经济学分析——以深圳机场梁丽拾遗案为例[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陈姝宏;;对物权法拾得遗失物制度的一点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3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晓萌 通讯员 周凯 武芳;《武汉市拾得遗失物管理规定》征求民意[N];长江日报;2008年

2 ;遗失物“充公”拾得人难获补偿?[N];检察日报;2005年

3 石峰;遗失物拾得人的报酬权[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5年

4 吴坤;悬赏寻找遗失物承诺应兑现 失物半年无人认领收归国有[N];法制日报;2007年

5 隋海虹 谷桂云;遗失物悬赏广告并非都能兑现[N];检察日报;2007年

6 律师 周一鸣;遗失物悬赏要兑现[N];战士报;2008年

7 吴俊刚;拾得遗失物依法应返还[N];法治快报;2008年

8 瞿森斌;我国遗失物拾得制度存在缺陷[N];江苏经济报;2011年

9 陈丽萍;公共场所遗失物拾得人如何认定[N];江苏法制报;2013年

10 杨涛 陈娟娟;拾得遗失物应享有报酬请求权[N];检察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兵;论我国遗失物拾得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惠紫;拾得遗失物法律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李姗姗;日本遗失物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赵自力;遗失物拾得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邬春海;论遗失物拾得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卢大兴;遗失物取得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姚振宇;论我国遗失物制度之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8 美尔瓦提.胡马尔;遗失物拾得制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9 许双龙;中国拾得遗失物制度的历史辨析与当今借鉴[D];南京大学;2014年

10 孟庆莹;遗失物拾得人的义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49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649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3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