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共同遗嘱的效力认定问题

发布时间:2020-05-07 19:01
【摘要】:在时代的召唤下,社会物质财富变得不断丰富,公民生活水平在提升,经济在发展,财产观念以及家庭模式也随之有所转变。随着法治文化的宣扬,人们权利保护意识明显增强,种种变化都从不同角度对我国遗产继承关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我国持续数年一成不变的《继承法》已然不能顺应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考虑到实践生活中有关共同遗嘱的案件纠纷大量涌现,我国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学界有关学者以及社会舆论对该遗嘱相关问题议论纷纷,判案人员由于无法可依,在处理相关案件时,往往产生很大困扰,同时,基于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比如:所谓的“孝文化”、“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首孝弟,次谨信”等说法,都强调了在解决该类问题上应适当结合我国国情和传统惯例,衡量遗嘱中涉及到具体利益分配的相关问题,从而结合法律法规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决。然而,法律上对于共同遗嘱的问题却始终未作规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度。不同法官在一系列问题上不能准确把握,如对共同遗嘱的定位、撤销、更改等问题,甚至还会出现同案异判的情形,这不仅会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破坏我国司法的公信力,不利于司法环境的稳定。为了填充我国立法上的空缺,走出共同遗嘱在实践生活中所带来的种种困境,也同时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应该全面分析共同遗嘱案件在生活中出现的困扰,从而将其规范在法律的框架内,为我国司法实践提供法律依据,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司法实践中有关共同遗嘱典型案例的分析,进而整合出案例所引发的争议点;第二部分对共同遗嘱的法理部分作详细阐述,主要包含共同遗嘱的概念、类型以及特征;除此之外,分析我国学界在理论上所产生的争议。第三部分罗列了世界各国在共同遗嘱的相关问题上的立法状况,并进行整合分析,总结对我国的立法启示。第四部分通过强调立法上对共同遗嘱进行规制的必要性说明,从而针对前述所争议的问题在结合我国国情及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专门的法律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葆莳;;共同遗嘱中“关联性处分”的法律效力[J];法商研究;2015年06期

2 王利明;;继承法修改的若干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7期

3 陈浩;;共同遗嘱公证实务中值得探讨的若干问题[J];中国公证;2010年02期

4 鲁晓明;;共同遗嘱上的两难抉择及其立法应对[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郭明瑞,张平华;海峡两岸继承法比较研究[J];当代法学;2004年03期

6 陈碰有;;英国遗嘱继承制度研究[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7 柏文栋,陈明霞;共同遗嘱若干问题探讨[J];法律适用;2000年10期

8 麻昌华,曹诗权;共同遗嘱的认定与建构[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丁倩倩;共同遗嘱的类型化案例评析[D];湖南大学;2018年

2 梁晋阳;我国共同遗嘱制度的构建[D];贵州大学;2017年

3 杨晓佳;夫妻共同遗嘱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4 张婷;论共同遗嘱及其立法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5 张文杰;共同遗嘱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53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653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6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