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18:29
【摘要】:驰名商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市场竞争中侵犯驰名商标现象屡见不鲜。其中,驰名商标的淡化是一种严重损害驰名商标内在价值的行为。随着人们对驰名商标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商标反淡化保护法律制度相继建立,对此,我国构建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可资借鉴。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并未明确规定对驰名商标进行反淡化保护,但在市场竞争中经常出现弱化或者丑化他人驰名商标的现象。为了保护驰名商标所有人的利益,有必要完善我国对驰名商标保护的立法,健全驰名商标法律保护体系。本文以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基于理论与实践,探讨对驰名商标反淡化问题,本文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阐述驰名商标反淡化理论的基本内容。首先,分析我国相关立法与司法解释的规定,阐述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的概念、商标淡化的认定及反淡化的性质;其次,参考学术界观点并结合驰名商标反淡化的理论发展,进一步论述建立以驰名商标反淡化理论为支撑的反淡化制度的合理性。第二部分阐述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立法现状与司法实践。首先指明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在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以及地方性规定中有关反淡化的内容;其次论述我国在驰名商标反淡化司法实践中反淡化理论的存在及运用,并探讨反淡化司法适用问题;最后深入分析驰名商标反淡化与反不正当竞争的关系,为建立完备的反淡化制度体系奠定基础。第三部分分析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的建立欠缺明晰的理论基础,驰名商标的认定存在认定步骤与按需认定原则的冲突、未厘清司法认定和行政认定的法律关系以及未建立司法认定和行政认定的效力冲突解决机制问题,司法实践中缺乏统一的裁判规则以及我国没有形成完备的反淡化制度体系和完善的法律救济途径、方式等。第四部分阐述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的制度完善和相应对策。确立商标淡化法律概念并建立反淡化制度需要我国在相关立法中对商标的法律概念加以明确,严格贯彻“被动认定、个案有效”原则,统一裁判规则,建立联合商标、防御商标制度,以《反不正当竞争法》补充《商标法》。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对策,要求排除混淆干扰认定商标淡化行为,我国司法机关与商标行政机关通过定期举行联席会议等沟通方式增强交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促使公众树立正确的驰名商标观,增强企业和消费者对驰名商标反淡化的保护意识,加强驰名商标反淡化的执法力度,规范驰名商标反淡化在司法中的适用,保障驰名商标所有人在其商品或者服务遭受淡化侵害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法律救济。借鉴发达国家的有关立法和制度,结合实务中我国解决商标法律问题纠纷的经验,推动驰名商标反淡化的理论和制度的发展,在司法实践中准确运用淡化理论,保护驰名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3.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建平;《全国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出台[J];食品工业科技;2000年05期

2 石传柏,李曙明;北方十省市商标办案协作会在郑召开[J];中华商标;2000年01期

3 李琛 ,孙维国;商标固有的显著性对其扩大保护的影响——关于两“醒目”商标异议案裁定结果不同的一种解释[J];知识产权;2003年05期

4 左旭初;我国第一部商标法规诞生始末[J];中华商标;2004年04期

5 王翔;赵泓任;;从商标功能的演变看商标保护理论的发展[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年07期

6 安青虎;;品牌与商标[J];知识产权;2006年04期

7 邱平荣;张晓云;;新农村建设中农产品商标保障策略探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周新艳;;试看中国企业海外商标保护需求[J];电子知识产权;2011年11期

9 唐永春;国际商标保护简述[J];国际贸易问题;1986年02期

10 谢元元;著名商标保护的研究[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凯;;药品商标保护的最新进展[A];中国药学会医药知识产权研究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会议资料[C];2013年

2 瞿东亮;;如何运用商标保护战略防范商标侵权的风险和提高维权的力度[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3 孔德丽;;关于闲置商标的几点看法[A];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会刊暨2001年度获奖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汇编[C];2003年

4 蔡叶菁;;商标共存问题研究——原理、比较与建构[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5 刘佳婕;;论在先使用商标的保护[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四部分[C];2013年

6 路洋;;试论商标的显著性特征[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7 刘远山;夏余杨;;论我国商标侵权及其民事和行政法律制裁[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1辑)[C];2007年

8 姜斐斐;;论商标的淡化及其法律规制[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9 赵立春;;巧选商品项目,合理保护商标[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第二部分)[C];2014年

10 李静冰;;缺乏内在显著性的著名商标是否受反淡化法的保护——2002年国际商标协会第124届年会模拟法庭辩论综述[A];入世后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实务研讨会暨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红霞;论商标价值的构成[N];中国工商报;2002年

2 于梦;中部六省商标保护协作网将建[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3 记者 王英;我市新增知名商标57件[N];苏州日报;2009年

4 李南玲 李 萍;“商标短视病”缠身中国企业[N];中国企业报;2005年

5 记者 姜龙;我市去年查办商标案件109起[N];大庆日报;2010年

6 记者 甘晓妹 通讯员 苗青;17个商标和企业将被重点保护[N];徐州日报;2010年

7 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周新艳;中国企业海外商标保护需求特点[N];国际商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李春 实习生 许梦迪;构筑起企业商标保护“防火墙”[N];中国工商报;2012年

9 陈希荣 牟文秋;包装图案及商标的定位与设计[N];中国包装报;2005年

10 陈奇伟 刘晓军;商标与知识经济时代[N];中国工商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武;商标反淡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叶强;我国商标侵权治理的制度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黄晖;商标权利范围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徐聪颖;论商标的符号表彰功能[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魏森;论商标的淡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金YТ,

本文编号:2668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668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b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