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身份行为效力瑕疵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6 01:25
【摘要】:德国潘德克顿学派最伟大的学术成就就是对“法律行为”的研究,“法律行为”在民法理论中起绝对的主导作用,并对未来的许多国家的民法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我国《民法总则》第六章也专门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制度,这对于民法典的体系化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理论上,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财产行为和身份行为,然而,中国目前的大部分理论研究和立法工作对于财产的法律行为是比较重视的,关注度也比较高,没有充分注意身份行为,因此,有必要对身份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梳理,弄清身份的法律行为与财产法律行为的特性的不同之处,构建不同于财产行为的身份行为法律制度,从而形成了由财产行为和身份行为共同组成的比较完整的法律行为制度。由于篇幅有限,本文着重针对身份行为的效力瑕疵制度进行研究,文章一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以研究背景和意义为基准论述在民法典编纂背景下,身份行为及其效力瑕疵制度研究的重要意义,其次通过国内以及国外两个视角论述关于身份行为效力瑕疵制度研究的现状,并系统呈现了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的研究思路以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最后通过创新点的展现从而揭示出本文的主要亮点。第二部分通过三个方面系统论述身份行为及其效力瑕疵的基础理论,首先通过身份行为概念、特征、类型的论述完成对身份行为的基本界定。学说上以身份行为的概念多有争议,笔者同意狭义说,认为身份行为仅指能够直接引起亲属身份关系产生和消灭的法律行为。然后通过对身份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关系的相关争议的梳理明确了身份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关系,认为身份行为在性质上应当属于民事法律行为,但其具有不同于财产行为的属性。最后基于前两节的基础理论对于身份行为效力瑕疵的界定和具体类型进行了细致的论证。认为身份行为的效力瑕疵包括无效和可撤销两种类型。第三部分通过瑕疵婚姻与瑕疵收养两个视角对于我国身份行为效力瑕疵的立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认为我国目前关于身份行为效力瑕疵的制度存在缺乏类型的规定欠缺体系性、瑕疵事由的规定欠缺科学性,关于效力瑕疵身份行为效力规定欠缺对身份关系的特殊考量等缺点。为下文我国身份行为效力瑕疵制度的完善打下了基础。第四部分通过瑕疵婚姻以及瑕疵收养两个视角对大陆法系以及英美法系关于身份行为的立法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介绍瑕疵婚姻制度和瑕疵收养制度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立法情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并指出两大法系国家和地区关于身份行为效力瑕疵制度立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五部分基于对前述基础问题的分析,针对我国身份行为效力瑕疵制度的完善展开论述。首先指出身份行为效力瑕疵制度的设计一方面应当考虑与《民法总则》中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衔接,另一方也应当充分考虑身份行为的特殊性,以稳定婚姻家庭关系为价值导向。其次,认为我国立法应当完善身份行为效力瑕疵的法定事由,包括缩减无效婚姻和无效收养的事由,扩张可撤销婚姻的事由,增设可撤销收养的规定并对可撤销收养的事由予以规定等。再次,认为我国立法应当完善身份行为效力瑕疵的法律后果,包括规定和完善瑕疵治愈制度,取消对于无效及可撤销的创设性身份行为的溯及力的规定,以及引入对无效身份行为中诚信当事人利益的保护制度等。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虞琦楠;;违规举牌收购上市公司股份:行为效力与法律责任完善[J];金融市场研究;2017年06期

2 杨昕;;论民事行为效力划分的价值标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年02期

3 孙鹏雷;;法律行为效力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16期

4 张豪;汪渊智;;论法律行为效力的根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5 柳砚涛;;行政过程中的先行为效力[J];东方法学;2017年04期

6 苏峰;;刑民交叉案件中民事行为效力之认定——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借款合同效力为视角[J];延边党校学报;2016年01期

7 丁林东;;浅谈醉酒人民事行为效力[J];成功(教育);2011年24期

8 梁新军,矫健;意思表示与法津行为效力的关系[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魏元翰;;婚外同居赠与行为效力探析[J];理论观察;2016年11期

10 徐莉萍;王宇霆;;挂靠施工情形下的相关行为效力分析[J];福建建材;201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卫红;;行民交叉案件中的相对人行为效力[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师安宁;确认投资行为效力的特殊依据[N];人民法院报;2008年

2 河南省武陟县人民法院 田敏 原继东;企业设立阶段的主体资格及行为效力问题[N];人民法院报;2013年

3 祝怡邋苍阳;公务员转让公司“干股”的行为效力[N];江苏法制报;2008年

4 冯雅颂;本案买卖房屋的行为效力如何认定[N];江苏法制报;2018年

5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师安宁;物权原因行为效力具有独立性[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陈南松;不动产物权行为效力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2年

7 特约法治评论员 师安宁;外商投资法律体系解析(二)[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建;公司意思表示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莫春阳;身份行为效力瑕疵制度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年

2 刘妍;法律行为效力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高继磊;违反强制性规定法律行为效力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少甲;经理签字行为效力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刘冰;论行政相对人行为效力制度的完善[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范军军;论动机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7 周炜;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法律行为效力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席书旗;法律行为效力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张丽丽;民法上法律行为效力若干问题的法理探析[D];郑州大学;2009年

10 滕菲;债权让与行为效力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98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698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2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