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恶意对商标侵权认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19 18:24
【摘要】:当前,诚信缺失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健康高效发展和制度文明建设的障碍,在商标侵权案件中,恶意作为“诚信的阙如”更是法院打击的重点。尽管恶意对商标侵权认定的影响延续至今,但是在何种情况下构成恶意以及恶意对商标侵权认定的具体影响等问题在各国司法实践中争议不断。尤其是在商标侵权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以及混淆可能性的认定以消费者认知为视角的情况下,将恶意纳入商标侵权认定的考量范围面临着理论危机。为此,从各因素比较的角度和法官认知的角度寻求其正当性成为可供选择的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3.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浩;;“直接证据”真的不存在吗? 与纪格非教授商榷[J];中外法学;2017年01期

2 姚鹤徽;;论商标侵权判定的混淆标准——对我国《商标法》第57条第2项的解释[J];法学家;2015年06期

3 姚鹤徽;;论商标侵权判定中的消费者调查[J];电子知识产权;2015年07期

4 姚鹤徽;;主观意图在商标混淆侵权判定中的定位与适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5 姚鹤徽;;实际混淆因素在商标混淆侵权判定中的作用及适用[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6 王太平;卢结华;;商标法中商标近似的界定与判断[J];中华商标;2015年03期

7 王太平;;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相似性与混淆可能性之关系[J];法学研究;2014年06期

8 程子薇;;域名纠纷中恶意概念的体系化解读[J];学术界;2014年08期

9 姚鹤徽;;论商标侵权判定中的消费者注意程度[J];知识产权;2014年04期

10 陈贤凯;;商标混淆调查中的关键向度[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倪朱亮;商标共存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

2 叶峗葆;抗辩视角下商标权限制体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3 张体锐;商标法上的混淆可能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迪;侵权责任法归责原则的法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17年

2 苏洋洋;论商标显著性的认定[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3 李芊;日本商标侵权判断标准及其借鉴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4 吴瑶璐;商标与其他商业标识共存判定标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5 西村洋(Nishimura Hiroshi);商标侵权损害赔偿的确定[D];清华大学;2015年

6 李梦婷;混淆可能性理论在商标侵权认定中的适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7 裘静;我国商标混淆侵权的认定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8 郑琦子;论商标滑稽模仿的侵权认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9 孙晓霞;商标戏仿行为侵权判断标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10 高洋;商标侵权判定的心理学分析[D];湘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21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721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5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