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网络数据时代的被遗忘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9 23:20
【摘要】:数字化时代的个人隐私信息处于不断地数据化和永久记录的状态中,个人数据泄露的危险性与日俱增,个人信息保护的传统价值观在新环境前亟需得到法律上的确证。新媒体时代传统隐私权面临着技术进步、权力扩张两方面的挑战。“隐私”和“个人信息”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隐私权保护框架不能涵盖网络空间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数据化和传播语境的碎片化不断模糊隐私“公私”领域的界限,个人利益不断让位于媒体的传播权、公众的知情权等,自由和隐私逐渐成为无法调和的矛盾;数据化信息的增多,网络虚拟空间的隐蔽性导致网上侵权行为变得复杂、难以界定,单纯依靠侵犯隐私权的救济途径显得过于狭窄。虽然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许多规范性文件都涉及到个人信息保护。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立法标准,网络用户没有专门的个人信息权利保护规定可以比照适用,网络服务商的责任义务规定不明或过于笼统,侵权人责任承担、被侵权人的具体救济等方面都没有可操作性的办法。在个人数据保护问题上,欧盟委员会以信息自决权为基础,确立了“被遗忘权”制度,重申公民对自身数据的控制力和自觉性,要求删除无意义、不相关的过时的个人数据,以此来平衡个人数据收集、使用、加工等处理过程中的矛盾,缓解多方主体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国民法的立法模式同德国法相近,但在人格权特别是是隐私权的保护上,更多借鉴的是美国“大隐私”的概念,将个人信息含括在“隐私”范畴中,以部门法和一些行业自律规则的方式来实现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这两种不同的法律理念影响下,我国个人信息立法选择何种模式,是否引进被遗忘权,又以何种形式引入等问题一直没有定论。针对中国现行法律规范既未能有效涵盖数据化派生的个人信息权益,也不能根本解决信息保护和自由流通之间的矛盾状态,本文认为可以有限度地借鉴被遗忘权制度以弥补我国目前个人信息保护的局限。在理论构建上,以比较法研究为基础,承认被遗忘权归属于个人信息权的前提下,将权利主体限定为自然人;权利客体包括网络空间中不符合目的原则、不再具有合法性以及不当收集和利用的自动化个人数据;在责任承担上可以要求包括信息发布者、网络服务者、网络运营者在内的数据控制者和处理者及时更正、断开、删除相关信息内容和链接,对已经造成严重损害的可以主张侵权诉讼,必要时可辅之行政救济来完善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维炜;;不做网络“透明人”,个人信息保护如何立法?[J];中国人大;2019年11期

2 方禹;;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2017)解读[J];中国信息安全;2019年05期

3 李朝晖;;“互联网+”环境下的个人信息保护[J];南方论丛;2015年04期

4 余计灵;;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考量[J];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11期

5 魏永征;;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现状与走向[J];新闻前哨;2018年12期

6 姜素红;张可;;论网络购物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立法保护[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06期

7 许长帅;;现行法律下个人信息保护监管部门的确定[J];互联网天地;2018年10期

8 刘玉琢;;欧盟个人信息保护对我国的启示[J];网络空间安全;2018年07期

9 高富平;;论个人信息保护的目的——以个人信息保护法益区分为核心[J];法商研究;2019年01期

10 周宵鹏;;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可期[J];浙江人大;201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茸茸;;日本个人信息保护规制研究[A];标准化改革与发展之机遇——第十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5年

2 潘迪;;日本国民的知情权——以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为视角[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徐世杰;金秋;;韩国大数据应用与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及其启示[A];新时代大数据法治峰会——大数据、新增长点、新动能、新秩序论文集[C];2017年

4 张震;;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电信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工作[A];内蒙古通信学会2017年优秀论文集[C];2017年

5 李祝用;李星;;大数据时代金融集团客户数据共享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冲突与平衡[A];新时代大数据法治峰会——大数据、新增长点、新动能、新秩序论文集[C];2017年

6 汤啸天;芦琦;汤擎;吴玲;;电子商务与个人信息保护[A];2002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2年

7 徐世杰;金秋;;韩国大数据应用与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及其启示[A];金融创新法律评论(2018年第1辑·总第4辑)[C];2018年

8 蔡雅瑜;;个人信息保护研究——QQ账号、空间等的继承问题研究[A];“决策论坛——管理决策模式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9 夏韦;;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现状分析[A];当代法学论坛(2009年第1辑)[C];2009年

10 周娅;万静静;;网络反腐与个人信息保护——关于刑事政策的分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4年)[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来扬;密码泄露危机暴露个人信息保护短板[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王亦君;谁偷走了我的个人信息[N];中国青年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陆琦;保护个人信息需三管齐下[N];中国科学报;2012年

4 戴先任;肖像交易成灰产,还是个人信息保护不力[N];工人日报;2018年

5 赛迪智库;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研究[N];中国计算机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吕红星;智能终端产业要更加重视个人信息保护[N];中国经济时报;2018年

7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杜兆勇;身份证信息查询应该缓行[N];科学时报;2010年

8 周辉;数字化境域下的个人信息保护[N];学习时报;2019年

9 王小波;为“争取个人信息保护法早日出台”点赞[N];经济参考报;2019年

10 丁可宁;期待个人信息保护立法驶入快车道[N];人民公安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媛;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

2 姚岳绒;宪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聂生奎;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洪海林;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任龙龙;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民法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6 吴晓平;新媒体语境下国外个人信息失控与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7 吴苌弘;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8 张娟;个人信息的公法保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兰伟;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机制探究[D];厦门大学;2017年

2 王璐;企业跨境转移个人信息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3 梁佳玉;以网络安全法为视角看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完善[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年

4 肖亦舒;论大数据时代下我国被遗忘权的确立[D];辽宁大学;2018年

5 肖文昊;网络信息时代“个人信息删除权”法律保护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6 潘t

本文编号:2734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734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a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