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侵权法上的权利与利益二分

发布时间:2020-07-12 23:38
【摘要】:侵权法的保护对象为民事权益,字面解释上民事权益的内涵应为权利与利益,但侵权法对其的规定与适用,使权利与利益存区分之意。我国理论与实务界亦有在侵权法中建立权利与利益区分保护的建议,但缺乏如何区分的深入研究。本文对侵权法上权利与利益二分进行体系性研究,进一步对二分理论进行充实和完善,并深入研究二者区分的方法,便于司法实践问题研究。侵权法对权利和利益进行区分并给予强弱不同的保护思路和司法实践,可以弥补纯粹经济利益损失和人格利益保护上的缺憾。本文除了导论外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侵权法上权利与利益二分体系的证成与初步展开,论证侵权法上权利与利益二分的合理性;分析得出我国权利与利益区分的具体方法存在实质主义和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指引更为明确,所以侵权法上的权益二分采用以形式主义为主,实质主义作为补充的区分标准。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纯粹经济利益损失问题,这是侵权法上复杂但又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许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许多关于纯粹经济利益保护的模式,本文在侵权法权利与利益二分的框架下,为平衡利益的保护与人们行为自由,侵权法对纯粹经济利益损失保护程度弱于权利,具体表现在纯粹经济利益损失保护范围、限定条件予以保护和赔偿范围上。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人格利益,侵权法上权益二分设计将人格利益包含在侵权法的保护范围内,本文主要介绍生者人格利益、死者人格利益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人格利益的保护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险峰;;我国侵权责任法的侵权构成模式——以“民事权益”的定位与功能分析为中心[J];法学研究;2013年06期

2 夏琳;;英美法中精神痛苦损害赔偿制度对中国的借鉴价值[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3 刘召成;;死者人格保护的比较与选择:直接保护理论的确立[J];河北法学;2013年10期

4 张平华;;人格权的利益结构与人格权法定[J];中国法学;2013年02期

5 李秀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J];河北法学;2012年11期

6 满洪杰;;荣誉权作为独立人格利益之质疑——基于案例的实证分析[J];法商研究;2012年05期

7 于飞;;违背善良风俗故意致人损害与纯粹经济损失保护[J];法学研究;2012年04期

8 雷秋玉;;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侵权法保护——基于权利与利益的二分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薛军;;非典型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模式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沈建峰;;具体人格权立法模式及其选择——以德国、瑞士、奥地利、列支登士敦为考察重点[J];比较法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敏敏;我国侵权法上纯粹经济损失赔偿问题之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2 黄丽丽;我国死者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52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752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7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