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在先使用抗辩规则中原使用范围的适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9 14:23
【摘要】:我国采取商标权注册取得制,注册商标享有垄断性的专用权和禁止他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的禁用权。但是商标的生命在于使用,商标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创造和发挥价值,实践中存在着大量未注册商标,在注册商标申请注册前,已经投入市场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在商标上凝结了商誉价值,对这些未注册的在先使用商标,在商标法上也有保护的必要。基于此,2013年修改的商标法在第五十九条第三款确立了在先使用抗辩规则,使未注册商标在先使用人得以对抗注册商标禁用权。但是由于法律上对于在先使用抗辩规则中原使用范围要件没有详细的解释,司法实践中适用在先使用抗辩规则时,法院对原使用范围的性质、界定标准及界定的考量因素的把握存在着诸多分歧,由此,对在先使用抗辩是否成立也就具有不确定性。明确原使用范围的适用规则,对平衡商标在先使用人、注册商标权人、消费者的利益,维护商标使用秩序有着关键作用,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通过对案例的实证统计分析,发现法院在适用在先使用抗辩规则中对原使用范围要件适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法院判决中较多回避对原使用范围的阐释、对原使用范围界定的标准不统一、对原使用范围要件的举证责任表述不一。第二章通过对在先使用抗辩规则构成要件的解析,分析原使用范围与其他构成要件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要件在适用在先使用抗辩规则中的逻辑关系,对原使用范围在商标在先使用抗辩规则中的地位进行明晰,认为其是必要的兼具条件限制性和结果限制性要件,并明确对原使用范围的举证责任应归于被诉侵权的商标在先使用人。第三章通过比较分析,考鉴国内法中专利法对“原有范围”的解释,认为不能直接借鉴专利法中对原有范围的生产条件上“量”的限制,但可对其他限制性因素进行类比借鉴;考鉴域外法中采用了与我国相同的商标注册取得制的日本法、韩国法、台湾地区法律明确原有商品或服务应作为原使用范围考量因素的必要,但不能仅限于原有商品或服务范围,还需要对地域因素进行考量;考鉴采用商标使用取得制的美国法中商标共存制度对在先使用商标垄断权利的地域限制的测试方法,为我国商标法中在先使用商标具有对抗注册商标垄断权的地域范围限制界定提供经验借鉴。第四章明确原使用范围的界定标准为维持注册商标权人、商标在先使用人、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分析了界定原使用范围具体的考量因素包括主观因素、主体因素、商标标识和商品或服务的客体因素、使用地域、网络平台和使用方式的客观方面因素中,原使用范围要求对各考量因素变化的可容忍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3.43
本文编号:2762538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3.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杜颖;;商标先使用权解读 《商标法》第59条第3款的理解与适用[J];中外法学;2014年05期
2 刘元静;杜允花;;浅析商标先用权的构成要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4年06期
3 王莲峰;;商标先用权规则的法律适用——兼评新《商标法》第59条第3款[J];法治研究;2014年03期
4 张伟君;魏立舟;赵勇;;涉外定牌加工在商标法中的法律性质——兼论商标侵权构成的判定[J];知识产权;2014年02期
5 李雨峰;倪朱亮;;寻求公平与秩序:商标法上的共存制度研究[J];知识产权;2012年06期
6 刘贤;未注册商标的法律地位[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董炳和;商标在先使用的法律意义[J];法学;1999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石圣科;侵权视域下的商标/商标标识二分论[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诗吟;商标共存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2 汝菁菁;论商标法中的利益平衡[D];长春理工大学;2017年
3 邹志文;专利技术在先使用抗辩适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徐亮;论商标的品质保障功能[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5 邓小琴;商标先用权在我国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6 钱琪欣;商标先用权适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62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762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