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创新视阈下知识产权运营商业化的风险控制

发布时间:2020-08-23 11:29
【摘要】:对创新的保护应是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不可或缺的价值目标,该项权利旨在强化知识产权运营中新技术成果的可持续再创新并积极运用。知识产权商业化属于知识产权运营方略中的一项技术手段,专利法没有规定权利人的实施义务,知识产权商业化行为本身并没有违法性。但是对知识产权商业化进程中再创新被削弱乃至再创新被阻碍的行为,应当予以及时预警和依法控制。为此,利益平衡精神下的创新权保护和滥用规制的原则可以成为知识产权商业化合理发展的理论指导,以商业化中的NPE为例,其中的投机型NPE就属于知识产权的滥用,应予反垄断法的规制。建议审慎借鉴美国反投机《创新法案》,提升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和赔偿认定的严格标准,鼓励本土企业创设一体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模式以及强化政府扶持下的专利布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冯晓青;陈啸;罗娇;;“高通模式”反垄断调查的知识产权分析 以利益平衡理论为视角[J];电子知识产权;2014年03期

2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的制度创新本质与知识创新目标[J];法学研究;2014年03期

3 张冬;李博;;知识产权私权社会化的立法价值取向[J];知识产权;2012年03期

4 马一德;;创新驱动发展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J];中国法学;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峥嵘;杜霈;;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4年09期

2 肖梦如;;山寨文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初探[J];法制博览;2015年08期

3 陈雯菁;;知识产权法价值的中国语境解读[J];法制博览;2015年16期

4 李伟;董玉鹏;;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归属原则——从契约走向章程[J];科学学研究;2014年07期

5 张春博;丁X;曲昭;刘则渊;;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创新驱动研究述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09期

6 王胜利;赵延飞;;浅议“王老吉”商标之争[J];青春岁月;2014年03期

7 黄立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8 凌宗亮;;执行本单位任务所完成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不适用约定[J];人民司法;2014年08期

9 王海兵;杨蕙馨;;创新驱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979-2012[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10 陈波;;知识产权“两法衔接”机制的立法完善[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梦群;;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司法实践考察——以制度的有效性为分析框架[A];全国法院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司法体制改革与民商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文军;中国企业的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孙益武;过境货物相关知识产权执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滕婷;商标确权程序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2 余晓夏;商标许可使用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3 任佳伟;开放式创新下的技术标准化机理与路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明亮;;论比较法学中的价值理性[J];比较法研究;2006年05期

2 李哲淼;;文化创意产业立法刍议——基于辽宁文化创意产业立法的思考[J];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09期

3 严存生;公平、改革、法律[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4 吴汉东;;利弊之间:知识产权制度的政策科学分析[J];法商研究;2006年05期

5 吴汉东;;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国际环境与中国场景——纪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知识产权协议》10周年[J];法学;2012年02期

6 王凤彬;陈公海;李东红;;模块化组织模式的构建与运作——基于海尔“市场链”再造案例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4期

7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立法[J];北京观察;2007年03期

8 ;德国促进自主创新的立法与实践[J];中国高新区;2010年06期

9 张冬;;中药知识产权国际化保护问题解决方法论初探[J];河北法学;2011年11期

10 刘友华;;专利制度的未来模式:替代、革新抑或全球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方烨 侯云龙;[N];经济参考报;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秀玲;试论专利权的撤销与无效宣告[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张康德;“失效专利”探秘[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0年03期

3 袁德;正确启动和执行法定程序和行政规程加速审批流程[J];知识产权;2000年01期

4 朱明军;;何谓专利[J];华夏星火;2000年04期

5 蒋红珍;专利保护——电子商务网络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J];知识产权;2001年05期

6 谢丹;专利:失血到何时?[J];南风窗;2001年06期

7 史志洁;;专利权力要求书的失误——“伸缩式刚性角电梯井模架”专利权纠纷给专利权人的警示[J];科技潮;2001年09期

8 张红智;论专利权“权利穷竭”的界限[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艾英;你的?我的?大家的?——闪盘专利权风波[J];电脑爱好者;2002年21期

10 ;对生命形式不授予专利权[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都;;标注专利标记与专利号是专利权人的权利还是义务[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2 王蔚林;李桂玲;;我国纳米印刷技术专利挖掘与布局机制构建[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赵菊兰;陈海龙;;国外网上主要专利资源及检索方法[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4 屈三甫;康俊明;薛玲;刘红芬;陈莹;张倩;;对抗非典专利的统计分析[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欧阳毅芳;;浅析技术标准和专利的辩证关系[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樊华;王慧研;;含剂量特征的医药专利的探讨[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7 刘斌强;刘文镐;陈辉;;提高中国专利市场流动性:专利服务行业的重任[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8 李绩;;我国生物材料的专利保护及策略和建议[A];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杨楷;杨炯;;浅析对比文件的“充分公开”[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第一部分)[C];2014年

10 江耀纯;;专利权转移转化的几大僵局及其破解[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第一部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隋文;专利网—发明人的专爱[N];北京日报;2004年

2 单洪青;拓展技术创新的空间[N];中国石化报;2001年

3 党同皓;专利权特征的若干问题探讨[N];中国文化报;2004年

4 福建省知识产权局 姜天成;一种不可忽视的技术资源——失效专利[N];福建科技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冉多文;专利技术为何遭遇尴尬[N];法制日报;2003年

6 萧志 阿龙;防止滥用专利权我们应有敏感的触角[N];检察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傅勇;DVD无效专利专盯中国企业[N];经济参考报;2005年

8 桑燕;专利利转化亟待产业化开发[N];经济视点报;2005年

9 张建平 宋献涛;日本专利大扫荡:下一个目标是中国?[N];计算机世界;2005年

10 记者刘志伟;张家驹为单位找前程毁了自己前程[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珍兰;公众参与专利评审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利;专利联营许可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虎胆;基于专利网络方法的技术竞争对手识别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王郁琛;促进创新的专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郭济环;标准与专利的融合、冲突与协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张熠;中国农业公共科研体系专利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7 方曙;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石岩;论专利技术的授权策略[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韩宇;知识转移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高林;专利知识宽度、创新与激励[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彬;专利权出资法律问题探析[D];西北大学;2009年

2 朱琢;专利权出资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徐丹丹;专利文本聚类分析及可视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4 浦晓斌;专利异构信息资源互操作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5 满璐;标准组织知识产权政策中的专利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杨银丹;中小企业专利技术开发策略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

7 周涛;基于Web2.0的专利资源协同建设和管理方法与系统[D];浙江大学;2011年

8 罗迎迎;共有专利权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朱家福;我国区域专利产业化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10 罗爱静;我国高校专利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014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014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6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