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栾某诉王某买卖合同纠纷案的法律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23 11:24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民事主体之间的交易活动日益频繁,善意取得制度应运而生。不论是英美法系,抑或是大陆法系,其在近代的民法体系中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该制度在众多国家的民事相关立法中得以确立,而且我国2007年颁布施行的《物权法》亦正式对该制度予以认可。但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我国所颁布的《物权法》并没有对盗赃物善意取得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盗赃物经过多种途径进入流通领域早已屡见不鲜,其后盗赃物在第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合法交易所得,那么第三人的利益是否应当得到保护,这成为了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争执的焦点所在。如果认可盗赃物适用善意取得,则就忽视了原权利人的利益,容易诱发道德危机,破坏社会和谐。反之,如果认为盗赃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则会导致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不利于市场交易的安全与稳定,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隐患。因此,针对盗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不能过于绝对化,应当在法律许可的限度内,对盗赃物实行有条件地适用善意取得,从而兼取两者之优,既保护原权利人的利益,又充分考虑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本文从案例基本案情出发,对案例的相关争议焦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结合相关法学理论进行深入思考,针对盗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这一问题,提出本文所赞同的观点,即对于盗赃物可以有条件地适用善意取得。这种观点旨在平衡盗赃物原权利人与善意第三人之间的利益,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保证经济秩序的相对稳定。最后针对我国相关现行法所存在的立法空缺,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德珍;期海明;;论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J];法制博览;2016年35期

2 赵志萍;;论我国盗赃物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构建[J];法制博览;2016年06期

3 汪渊智;;论代理权的授予行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4 王蕊;;论赃物的善意取得[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5 解亘;;我国合同拘束力理论的重构[J];法学研究;2011年02期

6 宗栋;;我国物权行为界定之初探[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3期

7 刘耀东;;占有脱离物之善意取得研究——以《物权法》第107条为中心[J];时代法学;2011年01期

8 雷秋玉;;论区分原则背景下的善意取得——以我国物权法第106条为中心的考察[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9 刘叶群;;论我国赃物的善意取得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0年33期

10 戎旭东;;我国不当得利制度浅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1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晓钰;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文;合同解除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105年

2 钟栋华;论盗赃物的善意取得[D];清华大学;2015年

3 肖珏荟;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问题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4 王紫薇;盗赃物的善意取得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孙金子;盗赃物的善意取得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6 王晓亮;论盗赃物的善意取得[D];烟台大学;2014年

7 韩姗;论盗赃物善意取得制度的建构[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莹;合同解除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9 鲁文强;盗赃物的善意取得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10 马莉;论赃物的善意取得[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01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01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0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