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之利益返还范围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1 03:35
   我国大陆地区民法关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之利益返还范围的规定只有《民法总则》第122条,《民法通则》第92条和《民通意见》第131条三个条文。立法规定过于概括笼统,从而导致在司法实践的适用不够明确清晰。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没有根据受益人的主观状态(善意或恶意)来区分利益返还范围,二是对于不法原因给付形成的不当得利没有明确规定。据此,笔者从两个角度来研究完善我国大陆地区不当得利利益返还范围,一是站在受益人主观状态的角度,将不当得利受益人区分为善意受益人和恶意受益人,善意受益人的返还范围以现存利益为限,恶意受益人负有加重的返还责任。二是站在受损人的角度,根据其给付原因是否不法,认为不法原因给付人不得请求返还其所给付之利益,笔者将之作为特殊的不当得利利益返还范围问题加以研究,并探讨分析不法原因给付利益之归属问题。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3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利益返还之标的
    2.1 所受利益
        2.1.1 所受利益是否以具有财产价格为必要
        2.1.2 折价返还之价额
    2.2 本于所受利益之更有所得
3 善意受益人之利益返还范围
    3.1 善意的认定
    3.2 现存利益
    3.3 所受利益已不存在
    3.4 双方不当得利之利益返还
    3.5 第三人之利益返还
4 恶意受领人之利益返还范围
    4.1 恶意的认定
    4.2 未成年人明知的判断
    4.3 自始恶意受益人之利益返还
    4.4 嗣后恶意受益人之利益返还
5 不当得利利益返还范围之特殊情形——不法原因给付
    5.1 规范目的探求
    5.2 不法原因之“法”
    5.3 对不法原因明知的认定
    5.4 不法原因给付之利益归属
        5.4.1 国家收缴没入
        5.4.2 受益人继续保有该利益
        5.4.3 笔者观点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翔;;原因关系双重瑕疵的指示给付型不当得利[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S1期

2 天空蓝;;1600元[J];时代金融;2018年01期

3 张媛;;关于不当得利请求权的现实探讨[J];法制博览;2018年11期

4 牛丽天;;论不当得利的返还[J];劳动保障世界;2018年17期

5 朴楠楠;;论不当得利论文[J];智库时代;2017年06期

6 江凌;;论给付在不当得利中的功能[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7 李丽峰;白德强;;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举证责任分配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8 屈茂辉;章小兵;;我国不当得利法的流变与反思[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9 王泽鉴;;不当得利类型论与不当得利法的发展——建构一个可操作的规范模式(下)[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10 马丁·舍尔迈尔;朱晓峰;;德国不当得利法当前存在的问题[J];财经法学;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章小兵;三人关系型不当得利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2 谢雪凯;英国不当得利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3 刘言浩;不当得利法的形成与展开[D];复旦大学;2011年

4 洪学军;不当得利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5 霍政欣;不当得利的国际私法问题[D];武汉大学;2005年

6 陈林;推定信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灵;商铺承租人租赁利益之保护与衡量[D];浙江大学;2018年

2 申虹丽;论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D];黑龙江大学;2018年

3 殷凤超;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之利益返还范围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4 张怡悦;公法上不当得利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5 张佳;论不当得利返还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D];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

6 长文昕娉;我国三人不当得利的法律构造[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林丽凉;日本法上的三人关系不当得利[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8 朱灿;给付型不当得利之无法律上原因的认定[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9 赵莹;涉外不当得利法律适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10 冯洁语;原因理论与给付型不当得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35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35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0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