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未成年学生个人信息制度保护的层次化

发布时间:2020-12-17 01:41
  <正>2016年,"徐玉玉案"的发生让学生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该案中,高中毕业生徐玉玉因被诈骗电话骗走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虽经医院抢救仍不幸离世。[1]该案件入选"2017年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其成为焦点的原因不仅在于非法提供个人信息导致的诈骗造成严重后果,更在于受害人兼具未成年人与学生的双重身份。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研究. 2020年10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校对学生个人信息保护的不足与完善[J]. 郑朋树.  教学与管理. 2019(33)
[2]大数据时代校园学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与规制[J]. 王军.  中国高等教育. 2019(20)
[3]《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解读[J]. 朱巍.  中国信息安全. 2019(10)
[4]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进路——对“监护人或家长同意”机制的反思[J]. 王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5]论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保护[J]. 傅宏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6]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的差异分析[J]. 张晓冰.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9(04)
[7]我国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构建问题与解决对策[J]. 傅宏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8]“需要知道”与“合理期待”——多伦多大学保护学生个人信息的实践及启示[J]. 李晓秋.  中国高教研究. 2009(04)



本文编号:2921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921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f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