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危险因素的立法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0-12-17 18:29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的重点在于家庭、学校和社区,而社会在实现未成年人与社会危险因素相隔离的领域尚未探索和建立较为完善的制度。2003年德国出台《青少年保护法》和《青少年媒体保护州际协议》,对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危险因素进行定义,通过限制公共场所的销售行为、限制未成年进入存在危险因素的公共场所和采取技术手段将未成年人与犯罪社会危险因素相隔离等举措,形成了德国未成年人与犯罪社会危险因素相隔离的全方位立法体制。本文通过考察德国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危险因素制度,为我国加强犯罪社会危险因素控制,实现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提供借鉴和启示。
【文章来源】: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20年05期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德国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危险因素
(一)色情信息:绝对禁止主义
(二)暴力信息:最大限度减少
(三)阴暗、悲观信息:最大限度隔绝
二、限制和禁止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
(一)限制和禁止危险因素进入公共场所的措施具有综合性
(二)限制和禁止措施的具体规定内容
(三)严格关于危险因素的销售宣传
(四)在未成年人电子游戏赌博方面的立法
三、限制或禁止危险信息与未成年人接触
(一)有形媒体传播的相对禁止
(二)网络游戏与未成年人的有限接触
(三)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与适当保护原则
四、德国立法对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借鉴意义
(一)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机制
(二)我国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危险因素举措的现状与不足
1. 在酒精、尼古丁等危险物品控制方面
2. 在危险信息控制方面
(三)未来我国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危险因素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网络暴力游戏与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J]. 王鹏飞.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7(04)
[2]论网络色情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和治理对策[J]. 李守良.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7(04)
[3]青少年犯罪的危险因素[J]. 李崇. 犯罪研究. 2017(01)
[4]德国对青少年的网络聊天管理及保护[J]. 姜闽虹. 北京青年研究. 2014(01)
[5]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甲状腺激素、睾酮的相关性[J]. 戴磊,陈巧灵.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3(02)
[6]睾酮对男性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认知症状影响的对照研究[J]. 关承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10(36)
[7]国外网络游戏管理及启示[J]. 燕道成. 中国青年研究. 2009(08)
[8]德国民法中的未成年人保护[J]. 曾见. 德国研究. 2004(02)
[9]传媒暴力: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J]. 吕刚. 当代青年研究. 2000(06)
[10]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关于在公共场所保护青少年法[J]. 张美英. 国外法学. 1981(06)
本文编号:2922482
【文章来源】: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20年05期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德国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危险因素
(一)色情信息:绝对禁止主义
(二)暴力信息:最大限度减少
(三)阴暗、悲观信息:最大限度隔绝
二、限制和禁止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
(一)限制和禁止危险因素进入公共场所的措施具有综合性
(二)限制和禁止措施的具体规定内容
(三)严格关于危险因素的销售宣传
(四)在未成年人电子游戏赌博方面的立法
三、限制或禁止危险信息与未成年人接触
(一)有形媒体传播的相对禁止
(二)网络游戏与未成年人的有限接触
(三)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与适当保护原则
四、德国立法对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借鉴意义
(一)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机制
(二)我国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危险因素举措的现状与不足
1. 在酒精、尼古丁等危险物品控制方面
2. 在危险信息控制方面
(三)未来我国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危险因素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网络暴力游戏与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J]. 王鹏飞.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7(04)
[2]论网络色情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和治理对策[J]. 李守良.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7(04)
[3]青少年犯罪的危险因素[J]. 李崇. 犯罪研究. 2017(01)
[4]德国对青少年的网络聊天管理及保护[J]. 姜闽虹. 北京青年研究. 2014(01)
[5]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甲状腺激素、睾酮的相关性[J]. 戴磊,陈巧灵.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3(02)
[6]睾酮对男性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认知症状影响的对照研究[J]. 关承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10(36)
[7]国外网络游戏管理及启示[J]. 燕道成. 中国青年研究. 2009(08)
[8]德国民法中的未成年人保护[J]. 曾见. 德国研究. 2004(02)
[9]传媒暴力: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J]. 吕刚. 当代青年研究. 2000(06)
[10]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关于在公共场所保护青少年法[J]. 张美英. 国外法学. 1981(06)
本文编号:2922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922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