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化视野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范围之纵深拓展
发布时间:2020-12-18 14:14
"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主要的思路和实践多是通过"跑马圈地"的方式,比如将公益诉讼的范围扩大到公共安全、互联网、个人信息、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公共卫生、文化遗产和国家尊严保护等领域。这种扩大方式固然需要探索,但在既有的领域内"深耕细作"同样需要认真对待。不论是在诉前程序还是诉讼程序,环境公益诉讼在公益诉讼案件中都占有相当高的比重。本文尝试从"环境公益"这一概念出发,对"环境公益"进行类型化处理,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分为环境类公益诉讼案件、资源类公益诉讼案件和生态类公益诉讼案件,从而实现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范围的纵深拓展。
【文章来源】:中国应用法学. 2020年04期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拓展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范围的必要性
(一)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范围的现状考察
1. 从案由的角度观察
(1)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2)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3)破坏环境保护罪中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2. 从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的角度考察
(二)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类型化缺失产生的困境
1. 当事人的难题
(1)起诉难
(2)诉讼难
2. 法院的难题:影响司法的公正与效率
3. 社会的难题:被损害的环境公益修复难
二、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拓展的学理基础:环境公益的类型化
(一)环境公益的界定
1.“环境”的界定
2. 公共利益的界定
3. 环境问题与环境公共利益
(二)环境公益的类型化
1. 环境类公共利益
2. 资源类公共利益
3. 生态类公共利益
三、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范围纵深拓展的思路
(一)环境类公益诉讼案件
1. 环境介质污染公益诉讼案件
2. 其他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件
(二)资源类公益诉讼案件
(三)生态类公益诉讼案件
1. 破坏遗传多样性案件
2. 破坏物种多样性案件
3. 破坏生态系统多样性案件
4. 破坏景观多样性案件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指导性案例的选编标准与裁判要点类型分析[J]. 石磊. 法律适用. 2019(18)
[2]环境污染侵权一元归责之审视与修正——基于对《侵权责任法》第65条和 《物权法》第90条的再思考[J]. 张金星. 法律适用. 2019(01)
[3]生态文明建设观的框架和要点——兼谈环境、资源与生态的法学辨析[J]. 杨朝霞. 环境保护. 2018(13)
[4]环境法中的生态损害:识别、本质及其特性[J]. 刘倩.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04)
[5]修复生态环境责任的实证解析[J]. 吕忠梅,窦海阳. 法学研究. 2017(03)
[6]典型环境案例的案例指导功能之辨——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23个典型环境案例为样本[J]. 张忠民. 法学. 2015(10)
[7]论环境侵权原因行为的立法拓展[J]. 竺效. 中国法学. 2015(02)
[8]环境利益的本质特征[J]. 徐祥民,朱雯. 法学论坛. 2014(06)
[9]新时期治水兴水的科学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J]. 陈雷. 求是. 2014(15)
[10]环境修复法律制度探析[J]. 李挚萍. 法学评论. 2013(02)
本文编号:2924135
【文章来源】:中国应用法学. 2020年04期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拓展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范围的必要性
(一)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范围的现状考察
1. 从案由的角度观察
(1)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2)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3)破坏环境保护罪中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2. 从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的角度考察
(二)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类型化缺失产生的困境
1. 当事人的难题
(1)起诉难
(2)诉讼难
2. 法院的难题:影响司法的公正与效率
3. 社会的难题:被损害的环境公益修复难
二、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拓展的学理基础:环境公益的类型化
(一)环境公益的界定
1.“环境”的界定
2. 公共利益的界定
3. 环境问题与环境公共利益
(二)环境公益的类型化
1. 环境类公共利益
2. 资源类公共利益
3. 生态类公共利益
三、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范围纵深拓展的思路
(一)环境类公益诉讼案件
1. 环境介质污染公益诉讼案件
2. 其他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件
(二)资源类公益诉讼案件
(三)生态类公益诉讼案件
1. 破坏遗传多样性案件
2. 破坏物种多样性案件
3. 破坏生态系统多样性案件
4. 破坏景观多样性案件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指导性案例的选编标准与裁判要点类型分析[J]. 石磊. 法律适用. 2019(18)
[2]环境污染侵权一元归责之审视与修正——基于对《侵权责任法》第65条和 《物权法》第90条的再思考[J]. 张金星. 法律适用. 2019(01)
[3]生态文明建设观的框架和要点——兼谈环境、资源与生态的法学辨析[J]. 杨朝霞. 环境保护. 2018(13)
[4]环境法中的生态损害:识别、本质及其特性[J]. 刘倩.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04)
[5]修复生态环境责任的实证解析[J]. 吕忠梅,窦海阳. 法学研究. 2017(03)
[6]典型环境案例的案例指导功能之辨——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23个典型环境案例为样本[J]. 张忠民. 法学. 2015(10)
[7]论环境侵权原因行为的立法拓展[J]. 竺效. 中国法学. 2015(02)
[8]环境利益的本质特征[J]. 徐祥民,朱雯. 法学论坛. 2014(06)
[9]新时期治水兴水的科学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J]. 陈雷. 求是. 2014(15)
[10]环境修复法律制度探析[J]. 李挚萍. 法学评论. 2013(02)
本文编号:2924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92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