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课程思政教育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8 08:41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各高校需要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结合起来,实现大思政的教育目标。本文以高校法学专业的民法学课程为例,研究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探索其课程思政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技能的同时,能正确看待依法治国,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律信仰。
【文章来源】:法制博览. 2020,(1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民法学课程中的德育元素
(一)关心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民法学课程讨论的宗旨
(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该课程中民法的基本原则
(三)践行“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是该课程中民法的具体制度
二、民法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民法学课程思政教育应该将灌注与渗入相结合
(二)民法学课程思政教育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民法学课程思政教育应该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四)民法学课程思政教育应该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五)民法学课程思政教育应该将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六)民法学课程思政教育应该将面授与网上教学相结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高德毅,宗爱东. 中国高等教育. 2017(01)
[2]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 陈曲. 管理观察. 2014(29)
[3]以高职思政课为依托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和具体途径[J]. 韩璐.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
本文编号:2964283
【文章来源】:法制博览. 2020,(1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民法学课程中的德育元素
(一)关心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民法学课程讨论的宗旨
(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该课程中民法的基本原则
(三)践行“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是该课程中民法的具体制度
二、民法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民法学课程思政教育应该将灌注与渗入相结合
(二)民法学课程思政教育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民法学课程思政教育应该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四)民法学课程思政教育应该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五)民法学课程思政教育应该将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六)民法学课程思政教育应该将面授与网上教学相结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高德毅,宗爱东. 中国高等教育. 2017(01)
[2]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 陈曲. 管理观察. 2014(29)
[3]以高职思政课为依托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和具体途径[J]. 韩璐.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
本文编号:2964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964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