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网络言论自由下隐私权的保护

发布时间:2021-03-26 14:36
  网络言论自由的过度行使,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多的困扰,隐私权不断受其侵害是难题之一。在人权保护日益重视的今天,加强隐私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民法总则》的颁布为民事法上隐私权的保护提供原则性指引,但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在隐私权保护制度仍存在不足,本文从《民法总则》的框架下出发,找寻构建完善隐私权保护制度的具体措施。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文章围绕五个部分进行展开。第一部分从微博与Facebook两大网络平台用户隐私被泄露事件展开,揭示隐私泄露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引出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第二部分通过对网络言论自由与隐私权二者冲突的表现展开分析,从两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网络言论自由和公众人物隐私权之间的冲突,揭示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被忽视的尴尬境地;第二,网络言论自由和私生活安宁之间的冲突,揭示自然人生活被网络言论自由过度行使而打扰的真实现状及所造成的社会不安定隐患。目的为了阐明网络言论自由的过度行使与个人隐私权保护之间的矛盾,进而明确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保护的必要。第三部分通过分析两者冲突原因,首先从内因出发,因两者利益冲突、本质对抗及地位不平等原因导致...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问题的提出
2、网络言论自由和隐私权冲突的表现
    2.1 网络言论自由与公众人物隐私权之间的冲突
    2.2 网络言论自由与私生活安宁之间的冲突
3、网络言论自由和隐私权冲突的原因
    3.1 言论自由和隐私权的内在矛盾
        3.1.1 利益冲突性
        3.1.2 本质对抗性
        3.1.3 地位不平等性
    3.2 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加剧了二者的冲突
    3.3 生活方式表达的信息化以及网民法律意识缺失
4、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民事立法不足
    4.1 民事立法现状
    4.2 司法现状
    4.3 隐私权民事立法保护存在的不足
        4.3.1 侵犯隐私权归责原则不合理,救济措施缺失
        4.3.2 缺乏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制度
        4.3.3 缺乏公共人物隐私权限制保护制度
        4.3.4 隐私权的范围不明确
5、完善隐私权民法保护体系
    5.1 突出隐私权优先保护的原则
    5.2 对侵犯隐私权的行为确立合理的归责原则和救济措施
        5.2.1 对侵犯隐私权的行为确立过错推定的民事责任原则
        5.2.2 对恶意侵犯隐私权的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例外规则
        5.2.3 为侵犯隐私权类民事案件中的受害人设置有效的救济措施
    5.3 完善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制度
        5.3.1 制定相关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法
        5.3.2 加强社会保护
        5.3.3 加强技术监控
    5.4 构建公众人物隐私权适当限制保护制度
    5.5 明确隐私权的界限
        5.5.1 明确隐私和个人信息的界限
        5.5.2 明确名誉权和隐私权的界限
    5.6 树立典型案例引导人们加强法治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2湘鄂债”违约案例分析[J]. 王艺钦,刘琦.  现代商业. 2017(21)
[2]从隐私利益的产生和本质来理解中国隐私权制度的特殊性[J]. 吴伟光.  当代法学. 2017(04)
[3]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危机及其侵权法应对[J]. 徐明.  中国法学. 2017(01)
[4]论隐私权保护范围的界定[J]. 王毅纯.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6(02)
[5]论未成年人隐私权[J]. 李延舜.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5(06)
[6]自媒体时代公众人物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由毕福剑不雅视频事件说开去[J]. 湛中乐.  学海. 2015(04)
[7]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J]. 张新宝.  中国法学. 2015(03)
[8]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及其限制[J]. 李延舜.  法学论坛. 2015(03)
[9]论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以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界分为中心[J]. 王利明.  现代法学. 2013(04)
[10]比较法视野下人格权的发展——以美国隐私权为例[J]. 高圣平.  法商研究. 2012(01)



本文编号:3101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101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e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