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生成物邻接权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0 16:45
人工智能生成物是人工智能产生与发展的产物,人工智能生成物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不仅具有量的井喷,而且还有质的飞跃,冲击文学作品领域的同时,也给现行法律制度带来新的挑战。如何解决人工智能生成物相关法律问题不仅需要制度的规范,也需要理论的支撑,因而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理论价值。人工智能生成物需要受到法律保护是一种必然,但是否能够受到著作权保护则应当进一步予以考察,最为重要的是考察人工智能生成物能否构成著作权作品。毫无疑问,若是人工智能生成物具有可著作权性,著作权制度足以为其提供充足的法律保护,否则必须探索新的法律保护制度,如邻接权制度,孳息制度。文章将从人工智能生成物本身入手,探讨人工智能生成物不可著作权性之后,选择邻接权制度的跟进以保护人工智能生成物之合理性与可行性,并初步讨论构建适合保护人工智能生成物的邻接权制度。全文包括引言及结语共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出研究的问题,并围绕相关问题梳理研究文献,介绍研究方法与创新,为进一步研究作准备。第二部分,概述人工智能生成物。厘定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概念,明确其内涵,分析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特点,确定法律规制的对象,为本文研...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
2 人工智能生成物概述
2.1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概念
2.2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特点
2.3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演进
3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作品检视
3.1 “独创性”视角下的人工智能生成物
3.2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智力成果”辨识
3.3 人工智能生成物比对“思想的表达”
4 人工智能生成物邻接权保护的跟进
4.1 人工智能生成物邻接权保护的必要性
4.1.1 人工智能发展的需要
4.1.2 社会秩序稳定的需要
4.1.3 法律体系完善的需要
4.2 人工智能生成物邻接权保护的可行性
5 人工智能生成物邻接权保护制度建构
5.1 权利客体
5.2 权利主体
5.3 权利内容
5.4 保护期限
5.5 权利限制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保护的可行性研究[J]. 周莳文,蔡晓滨. 法制与经济. 2018(11)
[2]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定性分析[J]. 王可可. 法制与社会. 2018(20)
[3]孳息视角下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的权利归属[J]. 黄玉烨,司马航.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4]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可版权性与权利分配刍议[J]. 李晓宇. 电子知识产权. 2018(06)
[5]论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保护[J]. 王宝乾,孙一彪. 法制与经济. 2018(06)
[6]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问题研究[J]. 伏海璇.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3)
[7]人工智能智力成果在著作权法的正确定性——与王迁教授商榷[J]. 李伟民. 东方法学. 2018(03)
[8]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挑战[J]. 吴汉东,张平,张晓津. 中国法律评论. 2018(02)
[9]人工智能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立法和研究现状[J]. 朱浩天. 法制与社会. 2018(09)
[10]人工智能生成成果的法权化路径[J]. 陈艺芳.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硕士论文
[1]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在著作权法之下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 黎桥.浙江大学 2018
[2]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保护研究[D]. 张超君.山东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29986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
2 人工智能生成物概述
2.1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概念
2.2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特点
2.3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演进
3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作品检视
3.1 “独创性”视角下的人工智能生成物
3.2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智力成果”辨识
3.3 人工智能生成物比对“思想的表达”
4 人工智能生成物邻接权保护的跟进
4.1 人工智能生成物邻接权保护的必要性
4.1.1 人工智能发展的需要
4.1.2 社会秩序稳定的需要
4.1.3 法律体系完善的需要
4.2 人工智能生成物邻接权保护的可行性
5 人工智能生成物邻接权保护制度建构
5.1 权利客体
5.2 权利主体
5.3 权利内容
5.4 保护期限
5.5 权利限制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保护的可行性研究[J]. 周莳文,蔡晓滨. 法制与经济. 2018(11)
[2]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定性分析[J]. 王可可. 法制与社会. 2018(20)
[3]孳息视角下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的权利归属[J]. 黄玉烨,司马航.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4]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可版权性与权利分配刍议[J]. 李晓宇. 电子知识产权. 2018(06)
[5]论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保护[J]. 王宝乾,孙一彪. 法制与经济. 2018(06)
[6]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问题研究[J]. 伏海璇.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3)
[7]人工智能智力成果在著作权法的正确定性——与王迁教授商榷[J]. 李伟民. 东方法学. 2018(03)
[8]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挑战[J]. 吴汉东,张平,张晓津. 中国法律评论. 2018(02)
[9]人工智能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立法和研究现状[J]. 朱浩天. 法制与社会. 2018(09)
[10]人工智能生成成果的法权化路径[J]. 陈艺芳.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硕士论文
[1]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在著作权法之下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 黎桥.浙江大学 2018
[2]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保护研究[D]. 张超君.山东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29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129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