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作品著作权侵权认定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8 11:04
近年来,建筑作品著作权侵权案件时有发生,相关案件的裁判也争议不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尽管我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送审稿)》已经将建筑作品的表现形式由三维立体扩充到了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多种表现形式,但建筑作品定义和范围的界定仍不清晰,建筑作品的定义和保护范围仍有必要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索。其次,在司法实践中,建筑作品侵权认定缺乏统一的认定规则。一般采用“思想与表达二分法”确定作品的保护范围,以此对作品进行侵权认定。然而建筑作品作为功能性作品,其设计需满足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而不能天马行空,建筑作品的建造过程亦需符合标准化等方面的要求。建筑作品同时兼具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特点,使得其思想和表达存在难以区分的情况,从而导致建筑作品侵权认定方法存在现实适用上的桎梏。最后,建筑作品著作权的侵权抗辩亦存有争议,如:在认定建筑作品合理使用时,“合理的方式和范围”是否需考虑使用者的目的?建筑作品的商业性临摹属于合理使用亦或侵权存在争议。当建筑作品著作权和所有权发生冲突时,建筑作品的著作权利与所有权孰具有优先性?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建筑作品,促进建筑市场的繁荣与稳定,这些问题都需在建筑作品侵权认定中予以明确...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建筑作品著作权的概述
(一)建筑作品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二)建筑作品与其他作品类型概念辨析
(三)建筑作品著作权侵权的现状及相关问题
二、建筑作品著作权侵权认定的前提
(一)建筑作品表达形式的厘定:思想/表达二分法
(二)建筑作品的独创性
三、建筑作品著作权侵权认定分析与抗辩事由
(一)演绎行为与复制侵权的关系
(二)建筑作品侵权复制的方式
(三)建筑作品著作权侵权认定方法
(四)建筑作品著作权侵权认定中的抗辩
四、建筑作品著作权侵权认定的相关建议
(一)侵权对象方面:进一步厘清建筑作品的定义和保护范围
(二)侵权认定方法方面:引入专家参审制度
(三)侵权抗辩方面:明确合理使用方式和范围的界限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筑作品的著作权问题探析[J]. 徐贝妮.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2]论独创性判断标准“空洞化”问题的破解——以科技类图形作品为切入点[J]. 谢晴川. 学术论坛. 2019(05)
[3]扩张合理使用目的法律适用新规则[J]. 刘水美. 知识产权. 2019(08)
[4]利益平衡视野下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异化问题[J]. 刘建. 出版发行研究. 2019(06)
[5]3D打印带来的知识产权挑战与应对[J]. 翟业虎,许峻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9(03)
[6]对我国当前合理使用修改的思考——以德国“合理使用”为视角[J]. 易磊. 电子知识产权. 2019(02)
[7]论3D打印中的“异形复制”[J]. 单晓光,袁博. 科技与法律. 2017(01)
[8]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探析[J]. 王璐. 新丝路(下旬). 2016(12)
[9]论追续权之客体[J]. 戴哲. 中国版权. 2016(06)
[10]浅谈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J]. 莫嘉明. 法制博览. 2016(31)
博士论文
[1]作品相似侵权判定研究[D]. 黄小洵.西南政法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45365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建筑作品著作权的概述
(一)建筑作品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二)建筑作品与其他作品类型概念辨析
(三)建筑作品著作权侵权的现状及相关问题
二、建筑作品著作权侵权认定的前提
(一)建筑作品表达形式的厘定:思想/表达二分法
(二)建筑作品的独创性
三、建筑作品著作权侵权认定分析与抗辩事由
(一)演绎行为与复制侵权的关系
(二)建筑作品侵权复制的方式
(三)建筑作品著作权侵权认定方法
(四)建筑作品著作权侵权认定中的抗辩
四、建筑作品著作权侵权认定的相关建议
(一)侵权对象方面:进一步厘清建筑作品的定义和保护范围
(二)侵权认定方法方面:引入专家参审制度
(三)侵权抗辩方面:明确合理使用方式和范围的界限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筑作品的著作权问题探析[J]. 徐贝妮.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2]论独创性判断标准“空洞化”问题的破解——以科技类图形作品为切入点[J]. 谢晴川. 学术论坛. 2019(05)
[3]扩张合理使用目的法律适用新规则[J]. 刘水美. 知识产权. 2019(08)
[4]利益平衡视野下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异化问题[J]. 刘建. 出版发行研究. 2019(06)
[5]3D打印带来的知识产权挑战与应对[J]. 翟业虎,许峻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9(03)
[6]对我国当前合理使用修改的思考——以德国“合理使用”为视角[J]. 易磊. 电子知识产权. 2019(02)
[7]论3D打印中的“异形复制”[J]. 单晓光,袁博. 科技与法律. 2017(01)
[8]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探析[J]. 王璐. 新丝路(下旬). 2016(12)
[9]论追续权之客体[J]. 戴哲. 中国版权. 2016(06)
[10]浅谈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J]. 莫嘉明. 法制博览. 2016(31)
博士论文
[1]作品相似侵权判定研究[D]. 黄小洵.西南政法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45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145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