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消法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社会利益保护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7 22:07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个体间的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然而在这和谐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商人逐利的“坏心”,形形色色的“假冒伪劣”商品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像病毒一样感染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侵蚀着市场稳定的秩序,政府不得不借助法律这一强有力的武器予以打击和遏制。以1993年实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述为《消法》)第49条为起始,二十多年间,《合同法》(1999)、《最高法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7号)、《劳动合同法》(2008)、《食品安全法》(2009)、《侵权责任法》(2010)、《旅游法》(2013)、《消法》(2014)、《食品安全法》(2015)以及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修改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7条、《商标法》第63条等均以消法第49条为蓝本,先后在不同领域量身打造了消费者权益与市场秩序救济的惩罚机制——惩罚性赔偿制度。消法惩罚性赔偿条款规制的是经营者的“欺诈行为”,不同于传统民事责任理念,其对行为相对人造成的负面侵害效果并未因民事赔偿而终止,而是继续向“第三人”蔓延,惩罚性赔偿制度所特有的...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存废问题
        1.2.2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性质
        1.2.3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
        1.2.4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
        1.2.5 社会利益概念和性质的界定
        1.2.6 社会利益的多元化保护机制
        1.2.7 当前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性与不足
第2章 消法惩罚性赔偿制度社会利益保护的制度基础
    2.1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规范梳理
    2.2 消法惩罚性赔偿协同保护私益与公益的双重功能
    2.3 消法惩罚性赔偿制度中社会利益保护功能的具体体现
        2.3.1 以维护消费者整体利益为导向
        2.3.2 以消费者个体倾斜性保护为基本手段
        2.3.3 以市场有序治理为效果追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消法惩罚性赔偿保护社会利益的适用困境
    3.1 适用困境一:“知假买假者”适格标准认识不一
    3.2 适用困境二:经营者“欺诈”认定标准有异
    3.3 适用困境三:“明知”的界定方法不明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消法惩罚性赔偿制度社会利益保护困境之检视
    4.1 立法设计对社会利益保护缺乏明确指向
        4.1.1 惩罚性赔偿的立法定位存在错位
        4.1.2 法条对于公益保护表述含糊
    4.2 司法适用的关键术语缺乏立法支撑
        4.2.1 “消费者”超越买方债权的立法内涵不清晰
        4.2.2 “欺诈”行为属性存在部门法的差异
        4.2.3 对主观“明知”与客观“明知”的立法认定标准未予确认
    4.3 社会利益保护功能缺乏相关外部规则的支撑
第5章 消法惩罚性赔偿制度社会利益保护功能立法的完善
    5.1 引入公益化部门法思维
    5.2 立法适用的关键术语完备化
        5.2.1 适度赋予“知假买假”者惩罚性赔偿的诉请资格
        5.2.2 适当降低“欺诈”认定门槛
        5.2.3 考虑“重大过失”纳入“明知”的认定范围
    5.3 相关制度适用的协同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经济法权利的公益性[J]. 范水兰.  经济法论坛. 2018(02)
[2]我国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立法的反思与完善——以经济法义务民事化归责的制度困境为视角[J]. 肖峰,陈科林.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2)
[3]“知假买假”的理论阐释与法律适用[J]. 刘保玉,魏振华.  法学论坛. 2017(03)
[4]法律的形式与功能 以“知假买假”案为分析范例[J]. 熊丙万.  中外法学. 2017(02)
[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范式转化的经济学解释[J]. 刘水林,芦波.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6(06)
[6]论食品安全规制和最佳威慑的实现[J]. 高秦伟.  行政法学研究. 2016(06)
[7]消费者保护领域惩罚性赔偿的制度嬗变与未来改进[J]. 刘大洪,段宏磊.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4)
[8]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公共利益——以网络竞争纠纷为例[J]. 杨华权,崔贝贝.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9]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中国模式研究[J]. 李友根.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5(06)
[10]消费者合同三题:知假买假、惩罚性赔偿与合同终了[J]. 韩世远.  法律适用. 2015(10)

博士论文
[1]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 张晓梅.上海交通大学 2014
[2]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D]. 陈年冰.山东大学 2013
[3]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D]. 朱丹.华东政法大学 2013
[4]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 徐子良.华东政法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D]. 申振华.中国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642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1642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a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