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浅析同时履行抗辩权引起的判决结果

发布时间:2021-04-28 15:19
  同时履行抗辩权基于双务合同约定最基本的关联性而存在,其是一项实体性抗辩权。既可以在诉讼之外行使,亦可在诉讼中行使。但在实务中,请求一方向法院起诉,被请求一方主张该抗辩权,在该抗辩权有效的前提下,法院怎样处理?这就涉及交换给付判决的内容,由于我国程序法方面并没有规定。所以,本文尝试从学理上探究同时履行判决在我国的合法性和必要性以及适合我国的判决方式,以充分发挥同时履行抗辩权在实务中的作用,用来更好地实现双务合同的完成,进而促进市场经济繁荣。 

【文章来源】:河北农机. 2020,(0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同时履行判决的由来: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有关问题
    1.1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定义及性质
        1.1.1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定义
        1.1.2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性质
    1.2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
        1.2.1 双方当事人彼此承担债务且双方债务来源于同一双务合同的约定
        1.2.2 双方当事人彼此承担的债务在履行上没有先后顺序且双方债务清偿期间均已经过
        1.2.3 请求对方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未履行自己的义务或未完全履行
        1.2.4 对方的对待给付是可能履行的
2 在诉讼中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律效果
    2.1 在诉讼中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出现的问题
    2.2 针对同时履行抗辩权法院现存判决种类
        2.2.1 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2.2 作出狭义的同时履行判决
        2.2.3 作出交换给付判决
3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同时履行判决的司法应用[J]. 于淑婷.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01)
[2]简论同时履行的判决[J]. 冯静.  法制与社会. 2016(13)
[3]试论合同同时履行的判决方式[J]. 方帅.  民商法争鸣. 2014(00)
[4]论交换给付判决的司法应用[J]. 姜福晓.  兰州学刊. 2013(11)
[5]论交换给付判决的合理性[J]. 常露.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3)
[6]构造与出路:中国法上的同时履行抗辩权[J]. 韩世远.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3)
[7]试论同时履行抗辩权[J]. 马强.  法学论坛. 2001(02)



本文编号:3165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165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4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