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赔偿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发布时间:2021-04-30 00:27
死亡赔偿金制度是我国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法律制度,主要包括死亡赔偿金的求偿,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以及死亡赔偿金在求偿权利人之间如何分配等内容。研究死亡赔偿金制度,首先必须对死亡赔偿金的性质进行认定。死亡赔偿金性质的认定,直接关系到求偿权利人范围的划定,赔偿标准的确定,以及赔偿金分配问题。可以说,死亡赔偿金性质是死亡赔偿金制度的理论基础,因此,文章首先对死亡赔偿金的性质进行认定。其次,文章对死亡赔偿金制度中求偿主体、赔偿的标准和计算数额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最后,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对策。首先,死亡赔偿金的性质认定需要厘清死亡赔偿金不是对死者生命权的救济。死亡赔偿金只能是对其求偿权利主体的赔偿。死亡赔偿金立法中采取了死亡赔偿金扶养丧失说,因此,死亡赔偿金也不是精神抚慰性质的,而是具有财产属性的赔偿。采取继承丧失说的理论观点,将会使受害人死亡认定中所发生的后续问题有了足够的讨论价值。因此,同时采用继承丧失说和扶养丧失说,更为妥当,能够最大限度保护受害人权益。其次,在我国现有的赔偿制度中,主要存在三个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死亡赔偿金求偿权利人的设定存在缺陷。求...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 研究的重点创新点
一、死亡赔偿金性质的认定
(一) 死亡赔偿金不是对死者生命的赔偿
(二) 死亡赔偿金不具有精神抚慰性质
(三) 死亡赔偿金是对近亲属财产损失的赔偿
1. 关于死亡赔偿金是财产性质的理论纷争
2. 我国法律上关于死亡赔偿金所赔偿的财产损失的界定
二、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存在的问题——结合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分析
(一) 死亡赔偿金求偿权利人的设定存在缺陷
1. 求偿权利人的范围界定模糊
2. 求偿权利人之间没有顺位设置
3. 尚未设置特殊求偿权利主体
4. 未涉及死亡赔偿金求偿权利人缺位问题
(二) 赔偿标准上的二元化导致赔偿金额差异化
1. 赔偿标准上的理论纷争
2. 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的规定较为混乱
3. 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上没有考虑求偿人是未成年人的利益
4. 城乡二元化的区分标准争议较大
(三)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1. 立法上死亡赔偿金制度中没有统一的分配原则
2. 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的处理不一致
三、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完善
(一) 明确求偿权利人的范围
1. 应对近亲属范围予以确定
2. 近亲属之间顺位的确定应结合与死者紧密联系程度确定
3. 对近亲属的认定应结合实际做相应解释
4. 应尽快弥补近亲属缺位和受害人身份不明的漏洞
(二) 死亡赔偿金赔偿标准的确立
1. 应以差额化赔偿标准为基础标准
2. 应以定额化赔偿标准为补充
(三) 死亡赔偿金分配问题的完善
1. 立法上确立死亡赔偿金分配的专有原则
2. 司法实践中与其他相关制度相区别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统一裁判尺度下谈死亡赔偿金纠纷[J]. 张仁广,邵兆乾. 法制博览. 2017(33)
[2]解释论视角下的侵权死亡赔偿金制度[J]. 郭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7(02)
[3]论死亡赔偿所得的分配——兼谈我国死亡赔偿制度的完善[J]. 田韶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5(01)
[4]论侵权责任法中死亡赔偿金[J]. 武晓晓. 中国-东盟博览. 2012 (06)
[5]行政执法的检察监督研究——以湖南省郴州市为个案[J]. 李太平. 法治湖南与区域治理研究. 2012(01)
[6]论我国《侵权责任法》上的死亡赔偿制度——兼谈对《侵权责任法》第16、17、18条和第22条的理解[J]. 丁海俊. 法学杂志. 2010(03)
[7]论死亡赔偿的立法选择[J]. 麻昌华,宋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8]死亡补偿费研究——尝试一种非主流观点[J]. 石春玲. 法学论坛. 2007(01)
[9]国内首例民政局作为原告的损害赔偿案[J]. 李华斌,高研. 中国审判. 2006(04)
博士论文
[1]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 张艳蕊.中国政法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论民事侵权中的死亡赔偿金制度[D]. 廖莉莎.广西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68476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 研究的重点创新点
一、死亡赔偿金性质的认定
(一) 死亡赔偿金不是对死者生命的赔偿
(二) 死亡赔偿金不具有精神抚慰性质
(三) 死亡赔偿金是对近亲属财产损失的赔偿
1. 关于死亡赔偿金是财产性质的理论纷争
2. 我国法律上关于死亡赔偿金所赔偿的财产损失的界定
二、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存在的问题——结合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分析
(一) 死亡赔偿金求偿权利人的设定存在缺陷
1. 求偿权利人的范围界定模糊
2. 求偿权利人之间没有顺位设置
3. 尚未设置特殊求偿权利主体
4. 未涉及死亡赔偿金求偿权利人缺位问题
(二) 赔偿标准上的二元化导致赔偿金额差异化
1. 赔偿标准上的理论纷争
2. 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的规定较为混乱
3. 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上没有考虑求偿人是未成年人的利益
4. 城乡二元化的区分标准争议较大
(三)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1. 立法上死亡赔偿金制度中没有统一的分配原则
2. 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的处理不一致
三、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完善
(一) 明确求偿权利人的范围
1. 应对近亲属范围予以确定
2. 近亲属之间顺位的确定应结合与死者紧密联系程度确定
3. 对近亲属的认定应结合实际做相应解释
4. 应尽快弥补近亲属缺位和受害人身份不明的漏洞
(二) 死亡赔偿金赔偿标准的确立
1. 应以差额化赔偿标准为基础标准
2. 应以定额化赔偿标准为补充
(三) 死亡赔偿金分配问题的完善
1. 立法上确立死亡赔偿金分配的专有原则
2. 司法实践中与其他相关制度相区别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统一裁判尺度下谈死亡赔偿金纠纷[J]. 张仁广,邵兆乾. 法制博览. 2017(33)
[2]解释论视角下的侵权死亡赔偿金制度[J]. 郭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7(02)
[3]论死亡赔偿所得的分配——兼谈我国死亡赔偿制度的完善[J]. 田韶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5(01)
[4]论侵权责任法中死亡赔偿金[J]. 武晓晓. 中国-东盟博览. 2012 (06)
[5]行政执法的检察监督研究——以湖南省郴州市为个案[J]. 李太平. 法治湖南与区域治理研究. 2012(01)
[6]论我国《侵权责任法》上的死亡赔偿制度——兼谈对《侵权责任法》第16、17、18条和第22条的理解[J]. 丁海俊. 法学杂志. 2010(03)
[7]论死亡赔偿的立法选择[J]. 麻昌华,宋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8]死亡补偿费研究——尝试一种非主流观点[J]. 石春玲. 法学论坛. 2007(01)
[9]国内首例民政局作为原告的损害赔偿案[J]. 李华斌,高研. 中国审判. 2006(04)
博士论文
[1]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 张艳蕊.中国政法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论民事侵权中的死亡赔偿金制度[D]. 廖莉莎.广西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68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168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