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价值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6 01:14
我国法治社会建设正处于依法治国到法治强国的转型关键时期,社会的快速发展催生各种矛盾与纠纷,传统成文法由于其自身的立法滞后性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案例指导制度作为一项辅助成文法的配套制度应运而生。随着《案例指导规定》与《案例实施细则》的发布,实现了案例指导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进步,并且在统一法律适用、弥补成文法漏洞以及完善我国法制体系上逐渐发挥应有价值。但是,各部门法在制度、审判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性和特殊性,因此,在制度已有框架下逐步完善符合各部门法内部特征与需求的案例指导制度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知识产权法部门鉴于自身法律特征与发展优势,依托知识产权法院、法庭,成立专门案例指导制度研究基地,率先展开了关于案例指导制度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研究与探索。本文主要结合当前知产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展条件与发展现状,进一步明确案例指导制度在知识产权部门的价值定位,结合案例指导制度的实施现状与司法实效分析案例指导制度的价值困境及其成因,自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困境的相关措施与完善机制,推动案例指导制度在知识产权部门的更好发展。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一般分析。案例指导制度的落实与发展...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一般分析
(一) 域外判例制度概述
(二) 我国知产案例指导制度构建现状分析
(三) 我国知产案例指导制度主要特征分析
(四) 完善我国知产案例指导制度必要性分析
二、我国知产案例指导制度的价值定位
(一) 司法价值
(二) 法律价值
(三) 社会价值
(四) 理论价值
三、我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价值实现困境
(一) 知产案例指导制度效力定位不明
(二) 知产案例指导制度司法实效不足
(三) 知产指导性案例援引形式化
(四) 法治共同体参与度不够
四、我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价值实现困境原因分析
(一) 知产案例指导制度本身存在诸多缺陷
(二) 成文法思维制约制度价值实现
(三) 配套机制缺失
(四) 专业技术平台缺失
(五) 法治共同体作用缺失
五、我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研究
(一) 完善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运行机制
(二) 建立并完善配套约束与激励机制
(三) 加强配套专业技术平台建设
(四) 完善知产法治共同体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指导性案例的法律续造及其限制——以知识产权指导性案例为视角[J]. 安雪梅. 政治与法律. 2018(01)
[2]论中国案例指导制度向司法判例制度转型的必要性与正当性[J]. 张骐. 比较法研究. 2017(05)
[3]法治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责任[J]. 王树江.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7(05)
[4]案例指导制度下的法律论证--以同案判断的证成为中心[J]. 王彬.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7(03)
[5]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以知识产权审判为视角[J]. 李瑛,许波. 知识产权. 2017(03)
[6]自成一体的德国判例制度[J]. 张倩. 中国法治文化. 2016(11)
[7]论指导性案例的“参照”效力及其裁判技术——基于对已公布的42个民事指导性案例的实质分析[J]. 曹志勋. 比较法研究. 2016(06)
[8]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障碍与克服——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庭审实质化实证研究[J]. 杨静. 法律适用. 2016(10)
[9]法律解释抑或司法造法?——论案例指导制度的法律定位[J]. 刘克毅.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5)
[10]对案例指导制度的再审视[J]. 宋京逵. 山东社会科学. 2016(08)
本文编号:3170949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一般分析
(一) 域外判例制度概述
(二) 我国知产案例指导制度构建现状分析
(三) 我国知产案例指导制度主要特征分析
(四) 完善我国知产案例指导制度必要性分析
二、我国知产案例指导制度的价值定位
(一) 司法价值
(二) 法律价值
(三) 社会价值
(四) 理论价值
三、我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价值实现困境
(一) 知产案例指导制度效力定位不明
(二) 知产案例指导制度司法实效不足
(三) 知产指导性案例援引形式化
(四) 法治共同体参与度不够
四、我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价值实现困境原因分析
(一) 知产案例指导制度本身存在诸多缺陷
(二) 成文法思维制约制度价值实现
(三) 配套机制缺失
(四) 专业技术平台缺失
(五) 法治共同体作用缺失
五、我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研究
(一) 完善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运行机制
(二) 建立并完善配套约束与激励机制
(三) 加强配套专业技术平台建设
(四) 完善知产法治共同体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指导性案例的法律续造及其限制——以知识产权指导性案例为视角[J]. 安雪梅. 政治与法律. 2018(01)
[2]论中国案例指导制度向司法判例制度转型的必要性与正当性[J]. 张骐. 比较法研究. 2017(05)
[3]法治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责任[J]. 王树江.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7(05)
[4]案例指导制度下的法律论证--以同案判断的证成为中心[J]. 王彬.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7(03)
[5]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以知识产权审判为视角[J]. 李瑛,许波. 知识产权. 2017(03)
[6]自成一体的德国判例制度[J]. 张倩. 中国法治文化. 2016(11)
[7]论指导性案例的“参照”效力及其裁判技术——基于对已公布的42个民事指导性案例的实质分析[J]. 曹志勋. 比较法研究. 2016(06)
[8]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障碍与克服——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庭审实质化实证研究[J]. 杨静. 法律适用. 2016(10)
[9]法律解释抑或司法造法?——论案例指导制度的法律定位[J]. 刘克毅.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5)
[10]对案例指导制度的再审视[J]. 宋京逵. 山东社会科学. 2016(08)
本文编号:3170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170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