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个人信息侵权举证责任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1 18:06
  个人信息权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自然人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也是信息时代一项重要的社会资源。在我国缺乏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法律规定,就侵权归责原则的选择和举证责任的承担,只能适用我国一般法律规定《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按照一般侵权行为类型采取过错归责原则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承担方式。个人信息侵权行为因侵权主体类型多样化、侵权主体和受侵害主体举证条件不对等等各方面的显著特征,对于个人信息侵权举证责任的规定不应满足于传统侵权行为所适用的过错归责原则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模式,而应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学习和借鉴域外法律,按照不同主体类型的侵权行为理应采取不同的归责原则与举证责任的分配模式。就国家机关关于个人信息权的侵权行为与非国家机关关于个人信息权的侵权行为,分别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责任原则。通过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设置决定诉讼的法律后果,使得侵权人与被侵权人双方之间的利益与非利益进行有效合理地分配,是维护受侵害人合法正当利益,保护个人信息权利的关键所在。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个人信息侵权举证责任概述
    1.1 个人信息及个人信息权概述
        1.1.1 个人信息
        1.1.2 个人信息权
        1.1.3 个人信息侵权的基本要素及责任形式
    1.2 民事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理论
        1.2.1 举证责任的解释
        1.2.2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举证责任分配模式
    1.3 侵权归责原则与举证责任的关系
        1.3.1 学术界关于侵权归责原则的争议
        1.3.2 侵权归责原则与举证责任的关系
第二章 个人信息侵权举证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有关个人信息侵权举证责任规定
        2.1.1 侵权责任法
        2.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2.2 个人信息侵权举证责任存在的问题
        2.2.1 归责原则不合理
        2.2.2 “谁主张,谁举证”模式的不足
    2.3 个人信息侵权举证责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3.1 个人信息侵权与一般侵权存有差异
        2.3.2 个人信息侵权借助于复杂的网络环境
第三章 个人信息侵权的域外法律规定及对我国的启示
    3.1 域外法律有关个人信息侵权的立法规定
        3.1.1 以欧盟为代表的单一归责原则
        3.1.2 德国多元归责原则
        3.1.3 美国行业自律模式归责原则
        3.1.4 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个人信息侵权归责原则
    3.2 域外立法总结分析
        3.2.1 确立和适用严格的归责原则
        3.2.2 保留过错归责原则
        3.2.3 归责原则与责任主体相匹配
第四章 个人信息侵权举证责任分配的完善建议
    4.1 个人信息侵权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模式选择
        4.1.1 设立多元归责原则的必要性
        4.1.2 多元归责原则之主体类型划分
    4.2 个人信息侵权举证责任中的免责事由及其适用
        4.2.1 确立免责事由的必要性
        4.2.2 免责事由的内容及其适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论信息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权侵权举证责任的分配——以庞理鹏诉趣拿公司、东航公司案为例[J]. 袁翠微.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8(02)
[2]从法律角度谈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J]. 刘智泓.  铁路采购与物流. 2018(01)
[3]浅谈个人信息侵权行为[J]. 齐强军.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2(05)
[4]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基本问题研究[J]. 张艳.  大众商务. 2009(10)
[5]举证责任的分配——评民间借贷纠纷一案[J]. 史栋梁.  法制与社会. 2008(21)
[6]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新论——过错推定规则的演进:现代归责原则的发展[J]. 王利民,郭明龙.  法学论坛. 2006(06)
[7]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J]. 伍青萍.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5(06)
[8]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J]. 齐爱民.  苏州大学学报. 2005(02)
[9]试论个人数据与相关的法律关系[J]. 汤擎.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0(05)

博士论文
[1]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 聂生奎.中国政法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个人信息权网络侵权认定与救济研究[D]. 陈航.贵州民族大学 2018
[2]个人信息侵权责任研究[D]. 程婷.广西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241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241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6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