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认定
发布时间:2021-06-30 22:18
2003年《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公布,其第6条引进了安全保障义务理论。2009年《侵权责任法》通过,首次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安全保障义务制度。在近十年的发展中,该制度一方面有效的保障了权利人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也逐渐显现出其不足之处。本文主要以4个典型案例为起点,通过对案例的对比分析,发现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认定存在的问题,其表现主要是:实践中,对于侵权责任认定出现了“类案不同判”、“同判不同理”、“类案不同责”的判决结果。也正是由于侵权责任认定所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安全保障义务适用的泛滥化趋势,加重了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责任。究其原因,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认定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以下两点导致的。一是安全保障义务规范本身具有模糊性,主要表现在《侵权责任法》第37条规定的主体和违反义务的判断标准以及补充责任的性质三个方面;二是缺乏严密的侵权责任认定体系,主要表现在侵权责任认定的过程缺乏完整性和逻辑性两个方面。针对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认定问题,首先,应当从安全保障义务规范出发,正确理解安全保障义务的规范要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合理的界定安全保障义务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二是采用相对...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认定问题
一、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实务案例—以4则典型案例为代表
(一) 案例1
(二) 案例2
(三) 案例3
(四) 案例4
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认定存在的问题
(一) 类案不同判
(二) 同判不同理
(三) 类案不同责
第二章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认定问题之原因分析
一、安全保障义务的规范要件具有模糊性
(一) 安全保障义务规范的主体不明确
(二)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判断标准不明确
(三) 补充责任性质不明确
二、缺乏严密的侵权责任认定体系
(一)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认定缺乏完整性
(二)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认定缺乏逻辑性
第三章 完善认定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之建议
一、正确理解安全保障义务的规范要件
(一) 合理界定安全保障义务的主体
(二) 采用客观的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判断标准
(三) 正确理解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补充责任性质
二、健全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认定体系
(一) 厘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的认定思路
(二) 严格审查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258598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认定问题
一、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实务案例—以4则典型案例为代表
(一) 案例1
(二) 案例2
(三) 案例3
(四) 案例4
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认定存在的问题
(一) 类案不同判
(二) 同判不同理
(三) 类案不同责
第二章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认定问题之原因分析
一、安全保障义务的规范要件具有模糊性
(一) 安全保障义务规范的主体不明确
(二)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判断标准不明确
(三) 补充责任性质不明确
二、缺乏严密的侵权责任认定体系
(一)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认定缺乏完整性
(二)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认定缺乏逻辑性
第三章 完善认定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之建议
一、正确理解安全保障义务的规范要件
(一) 合理界定安全保障义务的主体
(二) 采用客观的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判断标准
(三) 正确理解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补充责任性质
二、健全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认定体系
(一) 厘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的认定思路
(二) 严格审查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258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258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