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中的“二次性违法”

发布时间:2021-06-30 22:30
  二次性违法理论是我国刑法与其他部门法关系的通说之一,其通过调整性规则与保护性规则的区分,得出刑法应作为保障法而存在的结论。二次性违法理论决定刑法在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中是独立性与从属性的统一,即知识产权犯罪的认定是知识产权法"定性"和刑法"定量"的统一。由于知识产权的法定性、制度的功利性,知识产权法"定性"在犯罪圈的划定及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中有一定的影响。 

【文章来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32(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二次性违法在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中的适用
    (一)二次性违法在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中适用的动因
    (二)知识产权犯罪的认定是知识产权法“定性”与刑法“定量”的统一
二、二次性违法下知识产权犯罪圈划定的限缩
    (一)行为预测可能性是犯罪圈划定的刑法依据
    (二)商标法侵权规则下某些侵权行为无法满足预测可能性
    (三)专利法侵权规则下某些侵权行为无法满足预测可能性
三、二次性违法在知识产权民刑交叉案件中的运用
    (一)“先民后刑”与“先刑后民”的否定
    (二)在“先刑”的基础上实现知刑审理思维的“实质合一”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我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刑事立法系统性的考量[J]. 余高能.  知识产权. 2013(12)
[2]刑法的可能性:预测可能性[J]. 马荣春.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3(01)
[3]侵犯商业秘密刑民交叉案件处理的困惑与出路[J]. 胡良荣.  知识产权. 2011(06)
[4]国际化背景下驰名商标刑法保护探析[J]. 雷山漫.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5]论TRIPS协定下我国商标权刑事保护两个问题[J]. 贺志军.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9(03)
[6]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审理问题研究——以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为视角[J]. 江波,喻湜.  知识产权. 2008(06)
[7]刑法解释方法的位阶与运用[J]. 苏彩霞.  中国法学. 2008(05)
[8]我国知识产权刑事立法之检讨[J]. 杨辉忠.  政治与法律. 2008(07)
[9]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机制研究[J]. 江伟,范跃如.  法商研究. 2005(04)



本文编号:3258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258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f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