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居住权制度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9 10:40
  在我国,因为养老、离婚而引发的住房问题广泛存在于社会中,司法实践中亦存在大量的关于“居住权”的司法案例。近来,随着民法典编纂工作的深入进行,人大网公布的民法典草案将居住权作为新创设的用益物权类型于草案第十四章中专门予以规定,关于居住权制度的相关问题可谓争议又起。2020年6月28日,我国新通过的民法典首次确立了居住权制度,肯定了居住权的立法价值。因此,对居住权制度的讨论探究颇具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对居住权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梳理,居住权制度起源于罗马法,立法初衷为保护弱势群体的居住权利,实现社会扶助职能。关于居住权的性质,不管是传统居住权还是民法典中的居住权,都呈现出人役权性质色彩,以其无偿性和不可转让性特征为体现。其次,明确居住权制度具有现实必要性,不仅可以有效保障社会生活中弱势群体的住房利益,有利于落实国家住房保障制度政策,为司法实践中对居住权的适用提供明确的法律支撑,也可以多样化人们对房屋的利用方式,实现居住权的经济价值。然后笔者在肯定居住权制度价值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民法典对居住权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并结合域外立法经验予以分析。我国有确立居住权制度的现实价值,但是这不意味着...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居住权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居住权的概念
    第二节 居住权的性质探究
        一、传统居住权的性质
        二、居住权的财产属性思考
第二章 居住权制度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居住权制度具有帮助弱势群体实现房屋居住的制度功能
    第二节 居住权制度有利于落实国家住房保障制度政策
    第三节 居住权制度可以更好地实现房屋利用价值
    第四节 居住权的长期性特征有利于稳定房价
    第五节 居住权的司法实践意义
第三章 居住权立法问题研究
    第一节 法定居住权的设立无法律依据
        一、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七条和第三百七十一条的内涵
        二、合同、遗嘱设立居住权无法完全解决居住权的现实问题
        三、依法律规定设立居住权的边界界定不清
        四、住房困难者的主体认定存在困难
    第二节 居住权的交易存在障碍
        一、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八条和第三百六十九条的内涵
        二、以无偿性为原则影响居住权功能的发挥
        三、居住权转让的绝对禁止缺乏灵活变通性
        四、居住权行使权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居住权转让之困境
    第三节 居住权灭失的认定没有法律依据
        一、关于居住权灭失方式的规定不够明确具体
        二、房屋所有权人无法有效保障自己的权利
第四章 居住权立法例的经验与借鉴
    第一节 我国未移植居住权的历史原因探析
    第二节 居住权设立方式——法定居住权的具体规定
    第三节 居住权对“不可转让性”限制的突破
    第四节 居住权的灭失方式参照用益权制度适用
第五章 居住权立法的完善建议
    第一节 在设立方式上增加依法律规定设立居住权
        一、关于法定居住权的困境思考及解决思路
        二、明确依法律规定设立居住权的适用对象
        三、依法律规定设立居住权的适用情形
    第二节 建立多元化的居住权制度
        一、居住权制度应突破人役权性质之束缚
        二、设立有偿性的居住权制度
        三、居住权是否可以转让应作类型区分
    第三节 对居住权的灭失方式予以明确规定
        一、一般规定
        二、明确居住权人滥用权利的情形
        三、增加居住权人损害当事人权利的情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民法典应如何规定居住权?[J]. 申卫星,杨旭.  比较法研究. 2019(06)
[2]论民法典物权编中居住权的若干问题[J]. 王利明.  学术月刊. 2019(07)
[3]从用益权到居住权:罗马法人役权的流变史[J]. 汪洋.  学术月刊. 2019(07)
[4]人役权制度的构建——兼议我国《民法典物权编(草案)》的居住权规定[J]. 陈华彬.  比较法研究. 2019(02)
[5]“居住”如何成为一种物权——从罗马法传统到当代中国居住权立法[J]. 肖俊.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9(03)
[6]论我国居住权立法之必要性及以物权性为主的立法模式——兼及完善我国民法典物权编草案居住权制度规范的建议[J]. 鲁晓明.  政治与法律. 2019(03)
[7]构建民法典物权编居住权的思考[J]. 黄积虹.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9(01)
[8]《民法典》草案之居住权规范的检讨和完善[J]. 单平基.  当代法学. 2019(01)
[9]我国民法典物权编的修改与完善[J]. 王利明.  清华法学. 2018(02)
[10]民法典物权编用益物权的立法建议[J]. 房绍坤.  清华法学. 2018(02)

博士论文
[1]居住权研究[D]. 王富博.中国政法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试论离婚判决中女性的居住权问题[D]. 刘东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本文编号:3290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290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4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