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民法总则》紧急救助制度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0 13:41
  《民法总则》第184条确立的紧急救助情形下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则,是对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救助人因救助行为反遭讹诈、潜在救助人迟疑实施救助行为的积极回应,是在当前社会的诚信道德和诚信秩序出现重大问题后的深刻反思与努力补救。该规则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立法,旨在鼓励和倡导见义勇为,消除救助人后顾之忧。但从利益平衡角度审视,尚有进一步完善之必要。紧急救助规则的确立,体现了《民法总则》鲜明的民族性特征,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精神,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总则》出台前,我国民法制度中对救助人实施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情形,在国家立法层面尚未予以规定,紧急救助的建立是对现有民法制度的补正,其在本质上是一种紧急无因管理。尽管一些地方性法规率先对紧急救助制度作出规定,将其作为院前医疗急救的补充情形,但是由于对紧急救助行为的认定标准未能统一、地方性法规自身位阶低等缺点,有必要在国家立法层面上对其作出规定。紧急救助是在原有民事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的基础上确立的一项新的制度,与传统民法中的无因管理、见义勇为等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其内涵界定与外延范围又与上述民法制度存在...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紧急救助的制度价值
    (一)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紧急救助体现“诚信”精神
        2、紧急救助体现“友善”精神
    (二)补正现有民法制度
        1、现有民法制度对救助人造成受助人损害未作规定
        2、紧急救助的法律性质为紧急无因管理
    (三)呼应地方性法规的规定
        1、地方性法规对紧急救助的规定
        2、紧急救助立法位阶的提升
二、紧急救助与相关民法概念辨析
    (一)紧急救助与无因管理
    (二)紧急救助与见义勇为
    (三)紧急救助与正当防卫
    (四)紧急救助与紧急避险
三、紧急救助的构成要件
    (一)救助人自愿实施
    (二)救助行为限于紧急情形
    (三)救助人实施了紧急救助行为
四、紧急救助免责事由的完善
    (一)现行法律规定评析
        1、重大过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2、重大过失不担责存在的问题
    (二)紧急救助免责事由的法律应对
        1、增设重大过失不免责之规定
        2、实现与既有法律规定的协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紧急救助情形下救助人不承担责任的条件——以《民法总则》第184条为分析对象[J]. 房绍坤,张玉东.  比较法研究. 2018(06)
[2]论《民法总则》第184条的“免责范围”[J]. 朱溁.  研究生法学. 2018(02)
[3]论中国式“好人法”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兼论《民法总则》第184条的理解与适用[J]. 王道发.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1)
[4]国外好撒玛利亚人法及对我国的立法启示[J]. 刘鑫.  法学杂志. 2017(09)
[5]民法总则中自愿紧急救助制度的理论逻辑与适用规则[J]. 王毅纯.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05)
[6]我国《民法总则》的成功与不足[J]. 王利明,周友军.  比较法研究. 2017(04)
[7]《民法总则》重要条文的理解与适用[J]. 梁慧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8]关于《民法总则》的修改意见——以助益我国未来《民法典》之完善为视角[J]. 胡雪梅.  法治研究. 2017(04)
[9]我国《民法总则》的制度创新及历史意义[J]. 崔建远.  比较法研究. 2017(03)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制定[J]. 张鸣起.  中国法学. 2017(02)

硕士论文
[1]《民法总则》“好人条款”法律问题研究[D]. 李晓阳.山东大学 2019
[2]论自愿救助人责任豁免[D]. 周立里.西南政法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292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292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f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