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权编设立居住权制度的分析与建议
发布时间:2021-07-20 21:59
制定民法典物权编的进程中纳入居住权制度是响应了时代的需求,回应了民生热点问题。这项源于罗马法时期制度为诸多国家民法典所承继与发展,中国在制定《物权法》的历史上关于是否设立居住权制度意见不一,从当代社会实践来看居住权制度有助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为老龄化社会下老年人"以房养老"提供法律保障,协调继承编制度的改革创新以及缓和固定僵硬的物权法定原则。同时在居住权的受益主体、权利客体的范围以及权利人义务内容方面应当予以设定,考虑到投资性居住权所具有融资、居住的双重作用,使其成为独立用益物权可以更加符合现代社会要求。
【文章来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30(0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居住权的来源及立法沿革
(一)居住权的产生及域外国家对居住权的承继与发展
(二)我国物权法立法进程中对居住权的探讨
二、规定居住权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助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二)有助于为老年人“以房养老”提供法律保障
(三)有助于协调继承编制度的改革创新
(四)有助于缓和僵硬的物权法定主义
三、有关完善居住权的立法建议
(一)规定投资性居住权
(二)设立居住权相关权利、义务规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居住权制度建立的可行性探讨[J]. 孙昕苑.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2)
[2]居住权纳入用益物权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J]. 王宇. 学理论. 2019(04)
[3]论我国居住权立法之必要性及以物权性为主的立法模式——兼及完善我国民法典物权编草案居住权制度规范的建议[J]. 鲁晓明. 政治与法律. 2019(03)
[4]民法典继承编草案修改要点[J]. 杨立新. 中国法律评论. 2019(01)
[5]构建民法典物权编居住权的思考[J]. 黄积虹.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9(01)
[6]《民法典》草案之居住权规范的检讨和完善[J]. 单平基. 当代法学. 2019(01)
[7]居住权立法与继承编的制度创新[J]. 马新彦. 清华法学. 2018(02)
[8]从“居住有其屋”到“住有所居”——我国民法典分则创设居住权制度的立法构想[J]. 申卫星. 现代法学. 2018(02)
[9]民法分则物权编立法研究[J]. 崔建远. 中国法学. 2017(02)
[10]论居住权的权利建构[J]. 王者洁.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6(04)
本文编号:3293682
【文章来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30(0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居住权的来源及立法沿革
(一)居住权的产生及域外国家对居住权的承继与发展
(二)我国物权法立法进程中对居住权的探讨
二、规定居住权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助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二)有助于为老年人“以房养老”提供法律保障
(三)有助于协调继承编制度的改革创新
(四)有助于缓和僵硬的物权法定主义
三、有关完善居住权的立法建议
(一)规定投资性居住权
(二)设立居住权相关权利、义务规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居住权制度建立的可行性探讨[J]. 孙昕苑.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2)
[2]居住权纳入用益物权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J]. 王宇. 学理论. 2019(04)
[3]论我国居住权立法之必要性及以物权性为主的立法模式——兼及完善我国民法典物权编草案居住权制度规范的建议[J]. 鲁晓明. 政治与法律. 2019(03)
[4]民法典继承编草案修改要点[J]. 杨立新. 中国法律评论. 2019(01)
[5]构建民法典物权编居住权的思考[J]. 黄积虹.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9(01)
[6]《民法典》草案之居住权规范的检讨和完善[J]. 单平基. 当代法学. 2019(01)
[7]居住权立法与继承编的制度创新[J]. 马新彦. 清华法学. 2018(02)
[8]从“居住有其屋”到“住有所居”——我国民法典分则创设居住权制度的立法构想[J]. 申卫星. 现代法学. 2018(02)
[9]民法分则物权编立法研究[J]. 崔建远. 中国法学. 2017(02)
[10]论居住权的权利建构[J]. 王者洁.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6(04)
本文编号:3293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293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