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物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8 06:35
“拾金不昧”、“路不拾遗”这些传统的道德要求与理想追求,在漫漫千年的中华大地上历久弥新,散发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底蕴。2007年我国《物权法》正式确立了系统的遗失物法律制度,对遗失物的拾得人与原权利人的法律关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既要求拾得人妥善保管遗失物,及时返还;另一方面不承认其能够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这对于拾得人而言似乎并不公平。实质上我国遗失物法律制度还存在部分缺漏,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着重提出我国遗失物法律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且试图进一步提出解决遗失物法律制度问题的方法与路径。第一部分主要是提出问题,通过一则案例引出我国遗失物法律制度在司法适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归纳其在司法适用中的争议焦点,明确遗失物法律制度适用在司法实务中给拾得人带来了不公。第二部分主要是介绍与遗失物法律制度相关的基本概念。明晰遗失物的基本概念及构成要件,在实质上遗失物与遗忘物、漂流物、失散动物等是存在区别的。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我国遗失物法律制度的现状。分别梳理了我国《物权法》《民法通则》中关于遗失物法律制度的现状,并且通过道德维度与效率维度试图分析我国当下遗失物法律制度构建的立法理由。此外,通过结合我国实定法的规定...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 案件引入
(二) 案件争议焦点归纳
二、遗失物法律制度概述
(一) 遗失物概念及构成要件
(二) 遗失物与相关概念辨析
1. 遗失物与遗忘物之区别
2. 遗失物与埋藏物之区别
3. 遗失物与漂流物和失散的饲养动物
三、我国遗失物法律制度现状及评述
(一) 我国遗失物法律制度现状
(二) 我国现行法遗失物法律制度构建理由的分析
1. 遗失物法律制度构建道德维度的分析
2. 遗失物法律制度构建效率维度的思考
(三) 我国遗失物法律制度缺陷分析
1. 拾得人报酬请求权制度在规范层面的缺失
2. 认领及公告程序缺乏操作性
3. 遗失物所有权主义理念滞后
4. 规范的道德化现象严重
四、域外国家或地区遗失物法律制度比较法考察
(一) 大陆法系
1. 《法国民法典》中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2. 《德国民法典》中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3. 《俄罗斯民法典》中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4. 《日本民法典》及《日本遗失物法》中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5. 《中国台湾民法典》中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6. 《瑞士民法典》中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二) 英美法系
1. 英国法中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2. 美国法中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五、对我国遗失物法律制度的完善与思考
(一) 积极构建遗失物法律制度中的激励机制
1. 构建与完善遗失物报酬请求权
2. 采取遗失物归属中的拾得人取得主义
(二) 更新《物权法》中遗失物归属的立法模式
1. 遗失物归属的模式
2. 确立拾得人取得主义的合理性分析
(三) 完善遗失物招领程序
1. 确主管机关及职责
2. 合理确定公告期限
3. 建立全国统一的遗失物招领平台
(四) 遗失物第三人善意取得问题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307424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 案件引入
(二) 案件争议焦点归纳
二、遗失物法律制度概述
(一) 遗失物概念及构成要件
(二) 遗失物与相关概念辨析
1. 遗失物与遗忘物之区别
2. 遗失物与埋藏物之区别
3. 遗失物与漂流物和失散的饲养动物
三、我国遗失物法律制度现状及评述
(一) 我国遗失物法律制度现状
(二) 我国现行法遗失物法律制度构建理由的分析
1. 遗失物法律制度构建道德维度的分析
2. 遗失物法律制度构建效率维度的思考
(三) 我国遗失物法律制度缺陷分析
1. 拾得人报酬请求权制度在规范层面的缺失
2. 认领及公告程序缺乏操作性
3. 遗失物所有权主义理念滞后
4. 规范的道德化现象严重
四、域外国家或地区遗失物法律制度比较法考察
(一) 大陆法系
1. 《法国民法典》中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2. 《德国民法典》中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3. 《俄罗斯民法典》中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4. 《日本民法典》及《日本遗失物法》中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5. 《中国台湾民法典》中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6. 《瑞士民法典》中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二) 英美法系
1. 英国法中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2. 美国法中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五、对我国遗失物法律制度的完善与思考
(一) 积极构建遗失物法律制度中的激励机制
1. 构建与完善遗失物报酬请求权
2. 采取遗失物归属中的拾得人取得主义
(二) 更新《物权法》中遗失物归属的立法模式
1. 遗失物归属的模式
2. 确立拾得人取得主义的合理性分析
(三) 完善遗失物招领程序
1. 确主管机关及职责
2. 合理确定公告期限
3. 建立全国统一的遗失物招领平台
(四) 遗失物第三人善意取得问题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307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307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