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场景风险理论下个人信息保护路径的重构
发布时间:2021-07-28 10:03
个人信息之上除个人信息主体利益外,还存在着信息处理者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大规模的个人信息处理行为若一刀切地建立在事前获取个人信息主体同意的基础之上,不仅不现实且成本过高,不合理地阻碍了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个人信息处理场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不断增加,告知虚化、同意疲劳等种种问题开始浮现。科学技术在提供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个人信息侵害风险,复杂的数据处理行为使得信息主体难以准确判断风险。鉴于前述理由,以告知同意原则为核心的个人信息传统保护路径难以有效协调信息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切实维护个人信息安全,亟需引入新思想重构个人信息保护路径以回应现实需求。西米蒂斯在对欧洲108号公约实施状况的调查中提出场景规则,认为需以场景为导向考虑个人信息的敏感程度,该理论后被有关学者倡导。海伦·尼森鲍姆进一步提出场景完整性理论,认为在特定场景中收集的个人信息,不得在超出该场景的情形下被处理。为保证个人信息处理风险控制在个人信息主体的合理预期范围内,信息处理者需在个人信息处理之前进行风险评估,并对个人信息处理的所有场景进行风险管理。学者将场景完整性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融为一体,合称场景风险理论。场景风险理...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个人信息传统保护路径的困境——告知同意原则的局限性
第一节 困境的产生及成因
一、案例分析与问题聚焦
二、困境产生的成因分析
第二节 困境的破解:场景风险理论的提出和确立
一、场景风险理论的提出
二、场景风险理论的确立
第二章 场景风险理论的内容及价值取向
第一节 场景风险理论的内容
一、“场景”的含义
二、场景风险理论的规范构成
三、场景风险理论的实现手段:风险管理
第二节 场景风险理论的价值取向
一、兼顾公平与效率:引入场景风险分析平衡利益冲突
二、立基形式正义提升实质正义:借由场景风险管理完善告知同意
第三章 场景风险理论下个人信息保护路径的国际考察
第一节 引入场景风险理论协调利益冲突
一、区分场景适用告知同意原则
二、增加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的合法性基础
第二节 引入场景风险理论防范个人信息侵害风险
一、在立法中明确信息处理者的风险管理责任
二、构建有效的外部执法威慑
第三节 引入场景风险理论的优势与未贯彻的不足
一、将场景风险理论引入个人信息保护路径的优势
二、未在立法中贯彻场景风险理论的不足
第四章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路径的探索与重构
第一节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司法实践的先行与突破——场景风险要素分析的引入
一、信息主体身份
二、个人信息内容和公开程度
三、个人信息具体处理方式和损害后果
四、信息主体的合理预期
第二节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路径的重构——立法的跟进与完善
一、明确告知同意原则的适用路径
二、明确豁免适用告知同意原则的例外情形
三、明确信息处理者承担主要的风险管理责任
四、明确风险管理责任分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个人信息权利的反思与重塑 论个人信息保护的适用 前提与法益基础[J]. 丁晓东. 中外法学. 2020(02)
[2]个人信息的双重属性与行为主义规制[J]. 丁晓东. 法学家. 2020(01)
[3]个人信息收集:告知同意原则适用的限制[J]. 张新宝. 比较法研究. 2019(06)
[4]《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中“个人信息自决”的规范建构及其反思[J]. 谢远扬. 现代法学. 2019(06)
[5]隐私权在美国法中的理论演进与概念重构——基于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的分析及其对中国法的启示[J]. 倪蕴帷. 政治与法律. 2019(10)
[6]个人信息保护的中国权利话语[J]. 程关松. 法学家. 2019(05)
[7]数据主体的“弱同意”及其规范结构[J]. 蔡星月. 比较法研究. 2019(04)
[8]论个人信息人格利益的隐私本质[J]. 房绍坤,曹相见.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9(04)
[9]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中“同意规则”之检视[J]. 翟相娟. 科技与法律. 2019(03)
[10]论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思想渊源与基本原理——基于“公平信息实践”的分析[J]. 丁晓东. 现代法学. 2019(03)
本文编号:3307706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个人信息传统保护路径的困境——告知同意原则的局限性
第一节 困境的产生及成因
一、案例分析与问题聚焦
二、困境产生的成因分析
第二节 困境的破解:场景风险理论的提出和确立
一、场景风险理论的提出
二、场景风险理论的确立
第二章 场景风险理论的内容及价值取向
第一节 场景风险理论的内容
一、“场景”的含义
二、场景风险理论的规范构成
三、场景风险理论的实现手段:风险管理
第二节 场景风险理论的价值取向
一、兼顾公平与效率:引入场景风险分析平衡利益冲突
二、立基形式正义提升实质正义:借由场景风险管理完善告知同意
第三章 场景风险理论下个人信息保护路径的国际考察
第一节 引入场景风险理论协调利益冲突
一、区分场景适用告知同意原则
二、增加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的合法性基础
第二节 引入场景风险理论防范个人信息侵害风险
一、在立法中明确信息处理者的风险管理责任
二、构建有效的外部执法威慑
第三节 引入场景风险理论的优势与未贯彻的不足
一、将场景风险理论引入个人信息保护路径的优势
二、未在立法中贯彻场景风险理论的不足
第四章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路径的探索与重构
第一节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司法实践的先行与突破——场景风险要素分析的引入
一、信息主体身份
二、个人信息内容和公开程度
三、个人信息具体处理方式和损害后果
四、信息主体的合理预期
第二节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路径的重构——立法的跟进与完善
一、明确告知同意原则的适用路径
二、明确豁免适用告知同意原则的例外情形
三、明确信息处理者承担主要的风险管理责任
四、明确风险管理责任分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个人信息权利的反思与重塑 论个人信息保护的适用 前提与法益基础[J]. 丁晓东. 中外法学. 2020(02)
[2]个人信息的双重属性与行为主义规制[J]. 丁晓东. 法学家. 2020(01)
[3]个人信息收集:告知同意原则适用的限制[J]. 张新宝. 比较法研究. 2019(06)
[4]《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中“个人信息自决”的规范建构及其反思[J]. 谢远扬. 现代法学. 2019(06)
[5]隐私权在美国法中的理论演进与概念重构——基于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的分析及其对中国法的启示[J]. 倪蕴帷. 政治与法律. 2019(10)
[6]个人信息保护的中国权利话语[J]. 程关松. 法学家. 2019(05)
[7]数据主体的“弱同意”及其规范结构[J]. 蔡星月. 比较法研究. 2019(04)
[8]论个人信息人格利益的隐私本质[J]. 房绍坤,曹相见.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9(04)
[9]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中“同意规则”之检视[J]. 翟相娟. 科技与法律. 2019(03)
[10]论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思想渊源与基本原理——基于“公平信息实践”的分析[J]. 丁晓东. 现代法学. 2019(03)
本文编号:3307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307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