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与奖酬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8 13:16
职务发明是专利法律制度的核心,职务发明几乎在所有国家的总发明授权量中都是占据八成以上的比例。我国的职务发明所占比例在近十年来快速增长,由50%增长到2017年的92.8%。我国《专利法》职务发明的相关规定做过几次修改,虽然有所改进,但仍然存在一些实际问题。2015年的《专利法(送审稿)》、《职务发明条例(送审稿)》做了相应改进,但仍有缺憾。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与奖酬是有机联系的,职务发明的奖酬制度是针对发明的权利归属于单位时的利益分配制度。近几年的关于本话题的研究呈现集中爆发的趋势,主流的意见都是支持《专利法(送审稿)》的雇员主义倾向。有少数文章表达了有力的反对意见。在分析方法中,主要是价值分析或者法理分析、比较法分析,也有极少数的经济分析1、历史分析2。本文将经济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手段,综合运用法理分析、比较法分析,辅以少量的历史分析。笔者本文的逻辑思路是:利用经济分析、比较法分析等手段,指出职务发明制度的价值取向和制度目的,然后分析探索实现其制度价值和目的的途径——职务发明奖酬制度。对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考察结论包括:证成了我国《专利法(送审...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一、职务发明概论及本文的研究基础
(一)立论基础:我国职务发明制度的有关概念界定
(二)我国职务发明概况及制度困境
(三)本文的前提假设:四个经济学理论基础
(四)目的与追求:职务发明制度的价值取向
二、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制度
(一)职务发明的产权分配不能错位
(二)我国职务发明权利归属制度的具体内容
(三)关于《专利法(送审稿)》职务发明权利归属修改的评价
三、职务发明的奖酬制度
(一)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其域外实践
(二)我国职务发明的奖酬制度及其经济模型
(三)关于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评价
四、我国职务发明权利归属和奖酬制度的完善
(一)《专利法(送审稿)》职务发明权利归属规定的证成
(二)关于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立法建议
参考文献
鸣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职务发明报酬数额影响因素研究[J]. 刘强,姚梦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2]我国职务发明立法十个关系问题探讨——在2016年5月《职务发明条例》相关法律问题苏州研讨会上的发言[J]. 陶鑫良.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7(04)
[3]职务发明涉诉专利权利归属对专利维持时间的影响[J]. 杨正宇,齐茜. 中国科技论坛. 2017(06)
[4]试析职务发明报告制度的废与立——德国《雇员发明法》与我国《职务发明条例》之比较[J]. 刘鑫.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7(05)
[5]论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的约定优先原则[J]. 万志前,朱照照.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6]完善职务发明制度应以《专利法》为基础[J]. 王玉凯. 电子知识产权. 2017(Z1)
[7]浅析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问题——基于《专利法修改草案》的思考[J]. 葛梦蕾. 法制与社会. 2017(02)
[8]关于职务发明奖励报酬的建议[J]. 徐盛辉,陈响.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6(11)
[9]职务发明专利转化权益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与路径的创新[J]. 贾引狮,邢志春. 法制与经济. 2016(11)
[10]职务发明的判定及其权利归属问题研究——兼论《专利法修改草案》第6条的修改和完善[J]. 向波. 知识产权. 2016(09)
硕士论文
[1]高校职务发明权利归属研究[D]. 宋方方.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2]中韩职务发明制度比较研究[D]. 尹钦钦.山东大学 2017
[3]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属的判定标准研究[D]. 王远.北京交通大学 2016
[4]我国职务发明权利归属制度研究[D]. 王芳.华东政法大学 2016
[5]我国职务发明报酬制度研究[D]. 孙航.华东政法大学 2016
[6]职务发明人权益保障研究[D]. 李月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
[7]我国职务发明专利权属制度研究[D]. 刘光祝.吉林大学 2014
[8]对我国职务发明制度的探讨与立法建议[D]. 陈卓.华东政法大学 2013
[9]高校职务发明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 唐松松.重庆大学 2012
[10]职务发明制度研究[D]. 杨筱.中国政法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07984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一、职务发明概论及本文的研究基础
(一)立论基础:我国职务发明制度的有关概念界定
(二)我国职务发明概况及制度困境
(三)本文的前提假设:四个经济学理论基础
(四)目的与追求:职务发明制度的价值取向
二、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制度
(一)职务发明的产权分配不能错位
(二)我国职务发明权利归属制度的具体内容
(三)关于《专利法(送审稿)》职务发明权利归属修改的评价
三、职务发明的奖酬制度
(一)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其域外实践
(二)我国职务发明的奖酬制度及其经济模型
(三)关于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评价
四、我国职务发明权利归属和奖酬制度的完善
(一)《专利法(送审稿)》职务发明权利归属规定的证成
(二)关于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立法建议
参考文献
鸣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职务发明报酬数额影响因素研究[J]. 刘强,姚梦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2]我国职务发明立法十个关系问题探讨——在2016年5月《职务发明条例》相关法律问题苏州研讨会上的发言[J]. 陶鑫良.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7(04)
[3]职务发明涉诉专利权利归属对专利维持时间的影响[J]. 杨正宇,齐茜. 中国科技论坛. 2017(06)
[4]试析职务发明报告制度的废与立——德国《雇员发明法》与我国《职务发明条例》之比较[J]. 刘鑫.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7(05)
[5]论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的约定优先原则[J]. 万志前,朱照照.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6]完善职务发明制度应以《专利法》为基础[J]. 王玉凯. 电子知识产权. 2017(Z1)
[7]浅析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问题——基于《专利法修改草案》的思考[J]. 葛梦蕾. 法制与社会. 2017(02)
[8]关于职务发明奖励报酬的建议[J]. 徐盛辉,陈响.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6(11)
[9]职务发明专利转化权益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与路径的创新[J]. 贾引狮,邢志春. 法制与经济. 2016(11)
[10]职务发明的判定及其权利归属问题研究——兼论《专利法修改草案》第6条的修改和完善[J]. 向波. 知识产权. 2016(09)
硕士论文
[1]高校职务发明权利归属研究[D]. 宋方方.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2]中韩职务发明制度比较研究[D]. 尹钦钦.山东大学 2017
[3]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属的判定标准研究[D]. 王远.北京交通大学 2016
[4]我国职务发明权利归属制度研究[D]. 王芳.华东政法大学 2016
[5]我国职务发明报酬制度研究[D]. 孙航.华东政法大学 2016
[6]职务发明人权益保障研究[D]. 李月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
[7]我国职务发明专利权属制度研究[D]. 刘光祝.吉林大学 2014
[8]对我国职务发明制度的探讨与立法建议[D]. 陈卓.华东政法大学 2013
[9]高校职务发明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 唐松松.重庆大学 2012
[10]职务发明制度研究[D]. 杨筱.中国政法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07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307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