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内保护地役权的设立和实现——美国保护地役权制度的经验和借鉴
发布时间:2021-08-22 00:28
美国保护地役权制度源于土地资源生态系统上的连续性与权属不一之间的矛盾,以及私人土地上公共利益的保护需求。保护地役权作为基于财产权的自然资源保护的制度工具,在不改变土地权属的情况下,以持续限制部分使用权甚至施加积极义务的方式实现生态保护目标,不同于普通法上的任何役权。面对相似的问题,我国国家公园内保护地役权的设立和实施,应当以立法确认保护地役权为前提,通过分割权利束来限制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与既有相关法律制度相结合,明确地役权协议的核心要素并推动其标准化,同时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执行机制。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4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机理:私人土地上公共利益的保护
(一)生态系统上的混合权属模式
(二)联邦和各州法律的复杂组合
(三)政府规制和私人行动的结合
(四)注重管理义务的所有权模式
三、本质:基于财产权的资源保护工具
(一)权利束理论的适用
(二)普通法限制的突破
(三)自愿双赢协议的达成
四、机制:保护地役权协议及其要素
(一)审查和登记的要求
(二)保护目标的检验
(三)永久性的争议
(四)地役权价值的确定
(五)监测、执行和救济
五、对我国的启示
(一)通过立法确认突破传统地役权
(二)基于权利束理论的本土化建构
(三)与相关法律制度的衔接和协调
(四)推动保护地役权协议的标准化
(五)加强保护地役权的监测和执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法典编纂视野下土地经营权概念及规则的妥当构造[J]. 谢潇. 当代法学. 2020(01)
[2]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 陈真亮,诸瑞琦. 时代法学. 2019(04)
[3]论国家公园国有土地占主体地位的实现路径——以地役权为核心的考察[J]. 秦天宝. 现代法学. 2019(03)
[4]保护地役权对中国国家公园统一管理的启示——基于美国经验[J]. 魏钰,何思源,雷光春,苏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5]土地产权束概念下国家公园土地权属约束的破解之道[J]. 高燕,邓毅. 环境保护. 2019(Z1)
[6]中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回顾与前瞻[J]. 王毅,黄宝荣. 生物多样性. 2019(02)
[7]基于保护地役权的自然保护地适应性管理方法探讨: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J]. 王宇飞,苏红巧,赵鑫蕊,苏杨,罗敏. 生物多样性. 2019(01)
[8]基于细化保护需求的保护地空间管制技术研究——以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为目标[J]. 何思源,苏杨,罗慧男,王蕾. 环境保护. 2017(Z1)
[9]公共地役权在我国街区制改革中的运用及其实现路径探究[J]. 赵自轩. 政治与法律. 2016(08)
[10]美国环境保护地役权制度探析[J]. 吴卫星,于乐平.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博士论文
[1]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地役权制度构建[D]. 唐孝辉.吉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56628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4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机理:私人土地上公共利益的保护
(一)生态系统上的混合权属模式
(二)联邦和各州法律的复杂组合
(三)政府规制和私人行动的结合
(四)注重管理义务的所有权模式
三、本质:基于财产权的资源保护工具
(一)权利束理论的适用
(二)普通法限制的突破
(三)自愿双赢协议的达成
四、机制:保护地役权协议及其要素
(一)审查和登记的要求
(二)保护目标的检验
(三)永久性的争议
(四)地役权价值的确定
(五)监测、执行和救济
五、对我国的启示
(一)通过立法确认突破传统地役权
(二)基于权利束理论的本土化建构
(三)与相关法律制度的衔接和协调
(四)推动保护地役权协议的标准化
(五)加强保护地役权的监测和执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法典编纂视野下土地经营权概念及规则的妥当构造[J]. 谢潇. 当代法学. 2020(01)
[2]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 陈真亮,诸瑞琦. 时代法学. 2019(04)
[3]论国家公园国有土地占主体地位的实现路径——以地役权为核心的考察[J]. 秦天宝. 现代法学. 2019(03)
[4]保护地役权对中国国家公园统一管理的启示——基于美国经验[J]. 魏钰,何思源,雷光春,苏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5]土地产权束概念下国家公园土地权属约束的破解之道[J]. 高燕,邓毅. 环境保护. 2019(Z1)
[6]中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回顾与前瞻[J]. 王毅,黄宝荣. 生物多样性. 2019(02)
[7]基于保护地役权的自然保护地适应性管理方法探讨: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J]. 王宇飞,苏红巧,赵鑫蕊,苏杨,罗敏. 生物多样性. 2019(01)
[8]基于细化保护需求的保护地空间管制技术研究——以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为目标[J]. 何思源,苏杨,罗慧男,王蕾. 环境保护. 2017(Z1)
[9]公共地役权在我国街区制改革中的运用及其实现路径探究[J]. 赵自轩. 政治与法律. 2016(08)
[10]美国环境保护地役权制度探析[J]. 吴卫星,于乐平.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博士论文
[1]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地役权制度构建[D]. 唐孝辉.吉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56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356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