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法介入专利主张实体的正当性——兼评“专利敲诈第一案”
发布时间:2021-10-12 03:34
李某文敲诈勒索案是我国乃至世界首例追究专利主张实体刑事责任的案件。以刑法惩治专利权人的"维权"行为,遭到众多质疑。但深入剖析该案发现,现实需求、罪刑法定、利益平衡和伦理道德为刑法介入专利主张实体提供了正当性依据。专利主张实体在美国泛滥,向我国蔓延。它们貌似依法维权,实则滥用权利,损害创新制度。刑法介入专利主张实体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是罪刑法定的要求,是利益平衡的体现。专利主张实体没有客观基础却轻率诉讼、重复诉讼、趁机勒索,其错误在道义上应予谴责,无法排除责任故意。这是刑法伦理道德的回归。刑法介入专利主张实体有利于维护良好的营商环境。
【文章来源】:法律适用.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专利敲诈第一案”简介
1. 浦东检察院的指控
2. 被告人的辩解和辩护人的意见
3. 浦东法院的判决
(二)“专利敲诈第一案”引发的正当性问题
二、刑法介入专利主张实体是客观现实的需求
(一)国际现实
(二)国内现实
三、刑法介入专利主张实体是罪刑法定的任务
(一)刑法的任务
(二)李某文犯敲诈勒索罪的分析(34)
(三)专利主张实体还可能触犯其他罪名
四、刑法介入专利主张实体是利益平衡的要求
(一)利益平衡的意义
(二)利益失衡
(三)利益再平衡
五、刑法介入专利主张行为是伦理道德的回归
(一)刑法的道德基础
(二)专利主张实体的道德分析
六、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刑法与民法——截然不同的法律类型[J]. 夏勇. 法治研究. 2013(10)
[2]知识产权法价值的中国语境解读[J]. 吴汉东. 中国法学. 2013(04)
[3]权利行使与敲诈勒索的界限[J]. 叶良芳. 犯罪研究. 2007(02)
[4]知识产权法的价值构造: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机制研究[J]. 冯晓青. 中国法学. 2007(01)
[5]知识产权的正当性——论知识产权法中的对价与衡平[J]. 徐瑄. 中国社会科学. 2003(04)
本文编号:3431806
【文章来源】:法律适用.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专利敲诈第一案”简介
1. 浦东检察院的指控
2. 被告人的辩解和辩护人的意见
3. 浦东法院的判决
(二)“专利敲诈第一案”引发的正当性问题
二、刑法介入专利主张实体是客观现实的需求
(一)国际现实
(二)国内现实
三、刑法介入专利主张实体是罪刑法定的任务
(一)刑法的任务
(二)李某文犯敲诈勒索罪的分析(34)
(三)专利主张实体还可能触犯其他罪名
四、刑法介入专利主张实体是利益平衡的要求
(一)利益平衡的意义
(二)利益失衡
(三)利益再平衡
五、刑法介入专利主张行为是伦理道德的回归
(一)刑法的道德基础
(二)专利主张实体的道德分析
六、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刑法与民法——截然不同的法律类型[J]. 夏勇. 法治研究. 2013(10)
[2]知识产权法价值的中国语境解读[J]. 吴汉东. 中国法学. 2013(04)
[3]权利行使与敲诈勒索的界限[J]. 叶良芳. 犯罪研究. 2007(02)
[4]知识产权法的价值构造: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机制研究[J]. 冯晓青. 中国法学. 2007(01)
[5]知识产权的正当性——论知识产权法中的对价与衡平[J]. 徐瑄. 中国社会科学. 2003(04)
本文编号:3431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43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