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关系视角下特定主体居住利益的优先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12 04:18
近些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购房热成为主流,也随之出现许多问题。结合现状,就目前的法律资料来看,虽然民法典草案中有关于居住权的内容,明确规定居住权属于用益物权,但是民法典还没公布。其中题目中的身份关系视角下的特定主体指的是对房屋合法占有,与房屋所有权人具有特定身份关系的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等社会弱势群体。关于居住利益与所有权冲突的案子比比皆是,由于最高人民法院没有指导案例,很多法院出现对同一案子做出不同判决的情况,这在社会造成很大影响,难免会形成人们认为法院自由裁量权过大的情形。针对此种情况,文章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将居住利益案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归纳总结,欲通过案例分析为居住利益案件的解决进言献策。文章通过案例引出对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居住利益案件法官是如何处理的,通过案例总结出目前我国主要存在的居住利益的案件处理类型,除此之外,通过案例引出其争议焦点,最后,笔者提出了几点有助于居住利益案件解决的完善建议,以便社会生活中出现相关问题时有更完整更高效的处理方式,使得居住利益案件中受侵害人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居住利益层面的...
【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案例引入
1.1 高见诉张圣菊案
1.2 争议焦点的概述
1.3 案例分析
第二章 认定居住利益优先性的理由
2.1 居住利益优先的合法性
2.2 居住利益优先的合理性
第三章 关于居住利益保护的几点思考
3.1 我国法律可以细化居住权的功能
3.1.1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3.1.2 为以房养老提供制度支持
3.1.3 维护保障拆迁安置过程中居住权人的居住权益
3.1.4 保障家庭成员对公房享有的居住权
3.1.5 返还房屋
3.2 关于民法典草案居住权规定的思考
3.3 统一司法认定过程中权利冲突适用的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民法典》设立居住权的必要性及其制度构造[J]. 辜明安,蒋昇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02)
[2]物权编草案:让恒产者更有恒心[J]. 孙梦爽. 中国人大. 2020(03)
[3]论居住权制度——以《民法典》编纂为视角[J]. 刘淑波,李雨旋.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4]民法典(草案)物权编修改笔谈[J]. 石冠彬,魏沁怡,单平基,吴昭军,肖俊. 法治研究. 2020(01)
[5]居住权的司法困境、功能嬗变与立法重构[J]. 曾大鹏. 法学. 2019(12)
[6]设立居住权的理性思考[J]. 王婕妮,曹影.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12)
[7]论《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中居住权设立方式之完善[J]. 陈燕玲.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8]居住权在我国的适用性[J]. 杨晓凝. 法制博览. 2019(27)
[9]居住权立法的制度构想[J]. 谭茹今. 法制博览. 2019(27)
[10]论民法典对居住权的立法干预方法[J]. 冯源. 学术论坛. 2019(04)
硕士论文
[1]民法典编纂背景下居住权入典问题研究[D]. 郝丹丹.河北大学 2019
[2]对我国设立居住权制度的再思考[D]. 沈龚伟.华东政法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31873
【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案例引入
1.1 高见诉张圣菊案
1.2 争议焦点的概述
1.3 案例分析
第二章 认定居住利益优先性的理由
2.1 居住利益优先的合法性
2.2 居住利益优先的合理性
第三章 关于居住利益保护的几点思考
3.1 我国法律可以细化居住权的功能
3.1.1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3.1.2 为以房养老提供制度支持
3.1.3 维护保障拆迁安置过程中居住权人的居住权益
3.1.4 保障家庭成员对公房享有的居住权
3.1.5 返还房屋
3.2 关于民法典草案居住权规定的思考
3.3 统一司法认定过程中权利冲突适用的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民法典》设立居住权的必要性及其制度构造[J]. 辜明安,蒋昇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02)
[2]物权编草案:让恒产者更有恒心[J]. 孙梦爽. 中国人大. 2020(03)
[3]论居住权制度——以《民法典》编纂为视角[J]. 刘淑波,李雨旋.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4]民法典(草案)物权编修改笔谈[J]. 石冠彬,魏沁怡,单平基,吴昭军,肖俊. 法治研究. 2020(01)
[5]居住权的司法困境、功能嬗变与立法重构[J]. 曾大鹏. 法学. 2019(12)
[6]设立居住权的理性思考[J]. 王婕妮,曹影.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12)
[7]论《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中居住权设立方式之完善[J]. 陈燕玲.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8]居住权在我国的适用性[J]. 杨晓凝. 法制博览. 2019(27)
[9]居住权立法的制度构想[J]. 谭茹今. 法制博览. 2019(27)
[10]论民法典对居住权的立法干预方法[J]. 冯源. 学术论坛. 2019(04)
硕士论文
[1]民法典编纂背景下居住权入典问题研究[D]. 郝丹丹.河北大学 2019
[2]对我国设立居住权制度的再思考[D]. 沈龚伟.华东政法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31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431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