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简论冒名处分不动产之法律适用

发布时间:2021-10-13 09:45
  冒名处分不动产的法律适用是近年来物权法学术领域的热点之一。一方面,实践中此类案件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由于法律规定的缺失,实务的处理和学理的讨论一直没有达成一致。在此,笔者将详细的论证冒名处分不动产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合理性;同时,笔者将从处分行为和负担行为的区分以及法律行为之成立与效力的区分为视角进行进一步具体分析,再论证适用代理制度的合理性。同时笔者将会通过详细的论述,反驳“冒名处分行为违法无效”观点和“有限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观点。笔者认为冒名处分合同本身有效,但是否承认其发生物权变动效力以及通过何种路径承认效力,要具体分析。综合来看,善意取得制度有利于保护真实权利人,也有利于追究登记机关的责任;但是在我国不承认物权行为无因性的情况下,把冒名处分中的被冒名人解释为合同当事人并类推适用代理制度更具有可行性。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冒名处分案例模型
        一、基本模型
        二、特点
    第二节 制度适用
        一、合同效力制度
        二、善意取得制度
        三、有限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四、类推适用代理制度
第一章 冒名处分的效力
    第一节 物权行为的相对独立性和无因性
        一、起源及含义
        二、理论依据
        三、我国法条中的体现
    第二节 行为人法律责任的多重性
    第三节 承认效果对行为人的处罚功能
第二章 冒名处分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之讨论
    第一节 认定为无权处分的合理性
        一、无权处分的广义性
        二、我国登记公信力的来源
    第二节 冒名处分中善意相对人的信赖对象
        一、对身份的信赖
        二、对登记的信赖
    第三节 善意受让人的侧重保护
        一、真实权利人的先前保护
        二、第三人注意义务的确定性和统一性
        三、真实权利人的可归责性
        四、交易便捷、稳定的需要
第三章 冒名处分适用代理制度之讨论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代理制度的理论不足
    第三节 代理制度的理论优势
        一、冒名处分合同当事人的争议
        二、对出卖人是冒名人的论证
        三、对出卖人是冒名人的论证
        四、合同解释制度角度的论证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冒名出售房屋案型之法律适用[J]. 孙维飞.  法律适用(司法案例). 2017(22)
[2]再论冒名处分不动产的私法适用——类推适用的视角[J]. 石一峰.  现代法学. 2017(03)
[3]冒名处分他人不动产法律适用分析[J]. 李俊青.  福建法学. 2015(01)
[4]论冒名处分不动产的私法效果[J]. 冉克平.  中国法学. 2015(01)
[5]冒名处分他人不动产的私法效力[J]. 金印.  法商研究. 2014(05)
[6]论不动产冒名处分的法律适用[J]. 戴永盛.  法学. 2014(07)
[7]不动产“冒名处分”中善意第三人权益之保护——兼与王利明教授、傅鼎生教授商榷[J]. 郭明龙.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8]论不动产登记簿公信力和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区分[J]. 鲁春雅.  当代法学. 2012(01)
[9]不动产善意取得应排除冒名处分之适用[J]. 傅鼎生.  法学. 2011(12)
[10]中国实证法对物权行为的态度和立场[J]. 刘燕.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02)

硕士论文
[1]我国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D]. 高廷.苏州大学 2013
[2]合同诈骗罪中的民事责任[D]. 梅建桥.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34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434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1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