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被遗忘权的理性评判与制度构造

发布时间:2023-08-08 17:08
  在网络全球化的推动下,记忆成为常态,遗忘反而成为例外,网络的可访问性和持续性给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被遗忘权指的是公民对已经在网络上发布的有关自己的信息,认为这些信息不恰当、已过时、继续存在会导致公民的社会评价降低,进而请求网络信息控制者删除的权利。大数据时代的被遗忘权,作为一项保护公民网络个人信息的权利,为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法律途径。同时,被遗忘权也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争议,肯定论者认为被遗忘权有助于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否定论者认为被遗忘权是对言论自由的威胁。不同的学说观点左右着被遗忘权的发展与适用,推动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与创新。被遗忘权着重在于平衡表达自由权、知情权所保护的公共利益与个人信息权、隐私权所保护的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时,对被遗忘权的理性评判也无法超越其背后的产业利益诉求,网络用户、网络公司和国家三种主体的利益交织对抗,推动着被遗忘权由青涩逐渐走向成熟。我国有限度地引入被遗忘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是当下的主要诉求。参照国外被遗忘权的相关立法,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应当把握和反映最新的发展动向,尽快将被遗忘权通过立法的形...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被遗忘权的提出
    第一节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新问题
    第二节 被遗忘权产生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第三节 中国“被遗忘权第一案”的考量
    第四节 被遗忘权的基本范畴
第二章 被遗忘权经验维度的考察与启示
    第一节 被遗忘权经验维度的考察
        一、欧盟法院判例中的被遗忘权及其发展
        二、美国“橡皮擦法案”中的被遗忘权
        三、欧美被遗忘权规则内容的比较
    第二节 欧美被遗忘权制度安排的启示
第三章 被遗忘权的争议与评判
    第一节 当被遗忘权遭遇言论自由
    第二节 当被遗忘权遭遇国家安全
    第三节 被遗忘权的理性评判
        一、被遗忘权与言论自由的调和
        二、被遗忘权的理性评判无法超越其背后的产业利益诉求
第四章 我国被遗忘权的制度构想
    第一节 被遗忘权的权利主体
    第二节 被遗忘权的义务主体
    第三节 被遗忘权的客体
    第四节 被遗忘权的适用条件
    第五节 被遗忘权的适用例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40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840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4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