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将来债权让与”制度的立法完善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将来债权让与”制度的立法完善
【摘要】:通过我国法律实务现状分析和国内外立法比较研究,论证我国债权让与制度框架内允许将来债权让与在理论上的可行性,进而提出在将来债权让与制度的设计中,应从严格限定适用范围、制定合理生效规则、建立登记公示制度三方面进行立法,以预防将来债权让与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
【作者单位】: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将来债权 将来债权让与 风险防控
【分类号】:D923
【正文快照】: 债权让与制度是民法中重要范畴,一般而言指的是“债之变更的一种,债之变更者,债之关系不失其同一性,而变更其主体或内容之谓。”[1]具体说,依据债权人和第三人之意志,不改变债权之同一性,将债权人之债权移转于第三人享有的现象。其中债权人称为让与人,第三人称为受让人。而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良;;完善我国债权让与制度的思考[J];中州学刊;2006年05期
2 肖婉珍;;对债权让与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年04期
3 孙茜;;将来债权让与可行性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23期
4 黄小育;;我国债权让与制度的完善[J];行政与法;2009年12期
5 胡雨春;曹宇;;论债权让与通知的效力——兼对债权让与通知传统理论的反思[J];法制与社会;2010年18期
6 李艳斐;;债权让与通知若干法律问题之我见[J];法制与社会;2010年26期
7 裴丽萍;论债权让与的若干基本问题[J];中国法学;1995年06期
8 夏恒信,卢俊山,冯继华;论债权让与若干问题[J];山东审判;1998年05期
9 汪传才;论债权让与的通知[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韩海光,崔建远;论债权让与和对抗要件[J];政治与法律;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宇;;债权让与和债权质押制度的统一[A];2014年第五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4年
2 申建平;;债权让与制度之历史演进[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姜春玲;债权让与各方当事人利益平衡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06年
2 林劲标邋凌蔚 游春亮;出庭也是债权让与通知方式[N];法制日报;2008年
3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赵廉慧;债权让与禁止之约定的效力[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钱利芳;债权让与了 受让人应该还债[N];江苏经济报;2006年
5 朱大伦;债权让与应当由让与人通知债务人[N];人民法院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申建平;债权让与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杨骥;论保理业务对传统债权让与理论的冲击和变革[D];湖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浩杰;论债权让与通知的效力[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吕洪成;债权让与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陈坤;论债权让与制度中的通知[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余崇顺;债权让与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曾海峰;债权让与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孙杰;“熟人社会”背景下债权让与中的主张力减弱现象观察[D];山东大学;2011年
7 郑远园;实务中的债权让与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8 沈立超;浅析我国保理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9 洪妮;债权让与效力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卢伟;论债权让与通知[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05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705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