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投资中对赌协议的法律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中对赌协议的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受制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完善,融资难一直是我国中小型企业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随着企业将融资的目光转向海外,为国外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我国迅速发展提供了契机。对赌协议作为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中的一项必备技术条款,在我国投资界一直备受争议。从实践来看,对赌协议能有效解决投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国外私募股权投资领域,对赌协议的运用已十分成熟,其合理性不言而喻。但鉴于我国尚无具体法律法规对对赌协议进行规制,对赌协议在我国仍游走于合法与非法的边缘。直到国内“对赌协议第一案”即海富投资诉甘肃世恒案的发生,关于对赌协议从法律角度是否有效的争论彻底爆发。该案审理历时三年,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判决认定本案中对赌协议部分有效,但由于三级法院对于对赌协议的效力认定及法律适用各不相同,使得对赌协议究竟是怎样一种制度安排成为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本文除引言外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涉及对赌协议基础理论的问题,第一节主要对对赌协议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二节在总结其概念的基础上认为对赌协议具有主体的特定性、协议的签订时间具有特定性、以追求共赢为目标、以风险控制为手段及条款设置具有创新性五个特征。第三节主要涉及对赌协议的法律性质问题,本节通过将对赌协议和与其类似合同进行比较,认为对赌协议同射幸合同、附条件生效合同及担保合同虽均有相似之处,但仍存在本质的不同,将对赌协议强行定性为上述三类合同的任何一种都不妥当。因此,在对赌协议被我国《合同法》纳入系统的规定之前,应将其归入无名合同。本文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对赌协议的产生及其发展,第一节通过对对赌协议的产生背景及其存在的根源两个方面的阐述,认为对赌协议是私募股权投资蓬勃发展的产物,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所引起的企业估值调整的需要则是其产生的根源。第二节通过介绍国际资本市场上对赌协议的常用条款及六种成熟的操作模式,对当前对赌协议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阐述。本文第三部分以国内“对赌协议第一案”为例,对本案所涉及的问题及争议进行了全面论述。本部分第一、二节主要对案件的事实及三次判决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三节则对本案判决所涉及的焦点问题进行分析,主要涉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与对赌协议的兼容性、对赌协议是否属于保底条款、对赌协议是否属于“名为联营实为借贷”及甘肃世恒能否作为对赌协议的主体四个方面的问题。第四节依据对该案的分析,对对赌协议在实践中的合法性及合理性问题予以了阐明。本文第四部分涉及我国目前关于对赌协议的立法、司法及其监管的相关问题。该部分从立法、司法及监管三个方面论述了对赌协议在我国法律制度下的实施现状,阐明了我国立法缺失的部分问题;对赌协议效力在司法实践中难以形成统一认识的问题;证监会禁止拟上市企业中存在对赌协议的原因,以及证监会对对赌协议的态度由严格禁止到逐渐“柔和”的转变。本文第五部分详细提出了针对对赌协议的完善建议。在立法方面:将无名合同立法有名化、完善优先股相关规定及股份锁定期内股东股权转让的规定应当更加灵活;在司法方面:以案例引导司法机关确立规范的审判思路、坚持意思自治的原则及坚持“宁使合同有效”的解释原则三个方面;在监管方面:监管机构对对赌协议的立场重设及完善信息披露监管。
【关键词】:对赌协议 私募股权投资 估值调整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1 引言13-19
- 1.1 选题背景13-14
- 1.2 研究意义14-15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15-18
- 1.3.1 国内文献综述15-17
- 1.3.2 国外文献综述17-18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8-19
- 1.4.1 研究思路18
- 1.4.2 研究方法18-19
- 2 对赌协议的概念、特征及其法律性质19-28
- 2.1 对赌协议的概念19-20
- 2.2 对赌协议的特征20-22
- 2.2.1 对赌协议的主体具有特定性20
- 2.2.2 签订对赌协议的时间具有特定性20
- 2.2.3 对赌协议以追求共赢为目标20-21
- 2.2.4 对赌协议是控制风险的手段21-22
- 2.2.5 对赌协议的条款设置具有创新性22
- 2.3 对赌协议的法律性质22-28
- 2.3.1 对赌协议与射幸合同22-24
- 2.3.2 对赌协议与附生效条件合同24-25
- 2.3.3 对赌协议与担保合同25-26
- 2.3.4 对赌协议与无名合同26-28
- 3 对赌协议的产生及发展28-33
- 3.1 对赌协议的产生28-30
- 3.1.1 对赌协议的产生背景28-29
- 3.1.2 对赌协议的存在根源29-30
- 3.2 对赌协议的发展30-33
- 3.2.1 国际资本市场上对赌协议的常用条款30-31
- 3.2.2 对赌协议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操作模式31-33
- 4 我国对赌协议的司法实践——以海富投资案为例33-43
- 4.1 案件事实33-34
- 4.2 法院判决34-36
- 4.2.1 一审法院裁判结论34-35
- 4.2.2 二审法院裁判结论35
- 4.2.3 最高人民法院终审裁判结论35-36
- 4.3 案件评析36-40
- 4.3.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与对赌协议的兼容性36-37
- 4.3.2 对赌协议是否属于保底条款37
- 4.3.3 对赌协议与名为联营实为借贷37-38
- 4.3.4 甘肃世恒能否作为对赌协议的主体38-40
- 4.4 对赌协议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分析40-43
- 4.4.1 对赌协议的合法性分析40-42
- 4.4.2 对赌协议的合理性分析42-43
- 5 我国目前关于对赌协议的立法司法及其监管状况43-48
- 5.1 我国对赌协议的立法现状43-45
- 5.2 对赌协议效力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认定问题45-46
- 5.3 证监会对对赌协议的监管态度46-48
- 5.3.1 对赌协议对拟上市企业禁止的原因46-47
- 5.3.2 证监会并不否定对赌协议的存在47-48
- 6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中对赌协议的完善建议48-55
- 6.1 对赌协议的相关立法建议48-51
- 6.1.1 将无名合同立法有名化48-49
- 6.1.2 完善优先股相关规定49-50
- 6.1.3 股份锁定内股东股权转让的规定应当更加灵活50-51
- 6.2 完善我国相关司法的建议51-53
- 6.2.1 以案例引导司法机关确立规范的审判思路51
- 6.2.2 坚持意思自治的原则51-52
- 6.2.3 坚持“宁使合同有效”的解释原则52-53
- 6.3 对赌协议监管的完善53-55
- 6.3.1 监管机构对对赌协议的立场重设53
- 6.3.2 完善信息披露监管53-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60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60-61
- 后记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克明;;对赌协议:外资投行投资中国企业的新证券工具[J];长江论坛;2007年06期
2 张虹;;对赌协议规范的理性选择:载舟式的策略[J];西部法学评论;2011年01期
3 姚泽力;;“对赌协议”理论基础探析[J];理论界;2011年08期
4 李金华;;我国企业签订对赌协议的法律风险防范[J];法学杂志;2011年09期
5 李健;;对我国企业签订对赌协议的法律建议[J];新闻世界;2011年09期
6 刘志云;;警惕将“对赌协议”妖魔化[J];中国审判;2012年12期
7 华梅;;如何避免对赌协议无效——以法律实务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3年07期
8 王振;;对赌协议性质和效力的法经济学分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9 王振;;对赌协议法律性质的经济分析及其效力剖析[J];甘肃金融;2013年05期
10 杨宏芹;张岑;;对赌协议法律性质和效力研究——以“海富投资案”为视角[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占武;;对赌协议的法律问题[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屈丽丽;别让“对赌协议”忽悠了自己[N];中国经营报;2008年
2 范媛;“对赌协议”:带刺的玫瑰[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3 潘绍俊;当融资遇上对赌协议 是美酒还是毒药?[N];东莞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范媛;对赌协议:谁赢谁输?[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许浩;最高法提审 “对赌协议”合法性待“判决”[N];中国经营报;2012年
6 段爱群;对赌协议的两种模式[N];中国会计报;2013年
7 浙江采悠园林公司董事长 凌俊杰;对赌协议详解[N];中国花卉报;2014年
8 陈明键;让“对赌协议”成为双赢游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9 刘晓忠;“对赌协议”能载舟亦能覆舟[N];证券时报;2006年
10 金融街PE;“对赌协议”中的风险及其防范[N];中国财经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昝凌霄;对赌协议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2 李露露;对赌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实践运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3 司洁陈;风险投资中对赌协议的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4年
4 王晓敏;论对赌协议的法律效力[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5 高浩翔;对赌协议的法律性质及效力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6 应娟;对赌协议的效力认定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7 焦珊珊;论“对赌协议”的法律效力与法律价值[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8 王建宇;探究对赌协议的税收处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9 戚文雯;“对赌协议”法律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10 林渊;私募股权中的对赌协议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90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890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