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商法论文 >

票据法保护利益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25 22:03

  本文关键词: 票据 票据行为 保护利益 出处:《吉林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作为商法的部门法,票据法在保护利益的选择上显得与众不同。如果票据法倾向于保护票据使用过程的安全,要求票据的每一手交易都合法有效,必然会导致票据在市场经济中的流通受阻,窒息市场的活力。为了强化票据的信用,维护票据交易的安全,保护善意持票人的利益,促进票据的流通,最大限度地发挥票据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票据法的保护利益定位于“交易秩序的安全”,而每一手交易合法、有效与否在所不问。票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交由其他法律部门来解决,如刑法、行政法、民法,如追究刑事责任,要在刑法典中寻找;如追究民事责任,要在民法侵权法中寻找。票据法的功能具有有限性,其作用主要在于维护票据流转秩序。从目的性上来讲,“交易秩序的安全”与“票据使用过程的安全”是一对矛盾,立法者固然希望能够两者兼顾,但是两者在实际中又是相互冲突的,在这种情况下,票据法选择了保护“交易秩序的安全”,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
[Abstract]:As a branch of commercial law,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 law is different in the choice of protection interests. If the bill law tends to protect the security of the process of use of the bill, it requires that every transaction of the bill is legal and effective. It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blocking of the circulation of bills in the market economy, suffocating the vitality of the marke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redit of bills, maintain the security of bill transactions,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bona fide holders, and promote the circulation of bills.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role of bills in economic life, the protection interests of negotiable instruments law is defined as "the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order", and every transaction is legal. Whether it is effective or not, the securit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the bill should be solved by other legal departments, such as criminal law, administrative law, civil law, such as investigating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looked for in the criminal code; If we investigate civil liability, we should find it in the tort law of civil law. The function of negotiable instrument law is limited, and its function is mainly to maintain the order of bill circulation. "the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order" and "the security of the process of bill use" are a pair of contradictions. The legislator certainly hopes to give consideration to both, but they conflict with each other in practice, in this case.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 law has chosen to protect "the security of the order of transaction", which is "the right of two interests to take its weigh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922.28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卫峰,任永青;票据善意取得适用范围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徐忠;票据丧失法律救济的几个问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郭继;票据质押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韩萌;;关于我国《票据法》第十三条的新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柴融伟;;晚清对外贸易商习惯探微[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6 于海斌;霍昶旭;;论回头背书对人的抗辩切断之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刘晶红;;浅谈出口信贷项下的福费廷业务[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8 宋昕;李迅;;由一则案例浅谈票据权利的取得——兼评商业汇票贴现的注意义务[J];晟典律师评论;2004年00期

9 侯若英;论票据信用的运行与票据信用商品化[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10 韩灵丽;论票据的流通与保护[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海燕;;票据伪造风险负担规则的探讨[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聪聪;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李泽华;国债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卢勤忠;中国金融刑法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贾和平;涉外票据法律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高振勇;票据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6 钟瑞栋;民法中的强制性规范[D];厦门大学;2007年

7 陶政;商法价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金锦花;票据上意思表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卓;德国票据无因性理论流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刘琳琳;商业证券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志增;票据丧失及救济制度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杨青红;信用证项下汇票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左慧玲;论我国票据质押法律规则之冲突及其调整之思维进路[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轴;论票据的无因性[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倩;我国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金科;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及其制度完善[D];河南大学;2011年

7 接建刚;票据伪造付款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蓉;论我国票据贴现的法律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张晶;票据无因性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李琛;从外观主义理论角度论票据融资之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63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463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a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