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商法论文 >

提单法律性质诸论评议

发布时间:2018-02-03 22:32

  本文关键词: 提单 提单法律性质 海商法 有价证券 出处:《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提单法律性质是提单法律制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之一,对提单法律性质的界定,关乎提单立法的价值取向。而该问题在国内海商法界尚未达成共识,未形成定论,各位论者因其学术视角的选择不同、学术方法的运用有别,关于提单的法律性质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由此所形成的流派、学说之多,蔚为壮观。因此,笔者通过对提单法律性质各种论点的评析,赞同"有价证券说",认为将提单法律性质界定为有价证券,是最能发挥提单经济功能、合乎提单本质的一种定性。
[Abstract]:The legal nature of bill of lading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theoretical problems in the legal system of bill of lading. The definition of legal nature of bill of lading is related to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bill of lading legislation. Inconclusive conclusion,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academic perspective, the use of different academic methods, on the legal nature of bills of lading can be said to be different, different views, the formation of schools of thought, doctrine. Therefo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arguments on the legal nature of the bill of lading, the author agrees with the theory of "negotiable securities", and thinks that defining the legal nature of the bill of lading as a securities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give play to the economic function of the bill of lading. A characterization that conforms to the nature of a bill of lading.
【作者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
【基金】: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电子提单立法研究”(2012-Z-45-D)
【分类号】:D996
【正文快照】: 提单的法律性质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理论研究也持续了十多年,应该说中国的海商法界对此问题投入不少心力,大量业已发表的相关文章、著作对此已经有过许多论述和探讨。①然而,各位论者因其学术视角的选择不同、学术方法的运用有别,关于提单的法律性质可谓见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正良,曹冲;对提单的物权凭证功能的再思考[J];中国海商法年刊;1996年00期

2 姚洪秀,王千华;浅论海运提单所证明的权利属性[J];中国海商法年刊;1997年0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林;;提单延迟问题的解决途径新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王晓林;论合同承运人与实际承运人的海上货物留置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章志远;;行政诉讼类型化模式比较与选择[J];比较法研究;2006年05期

5 崔英楠;崔皓旭;;中国税收制度的宪政构想[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贾业耀;许益然;戎老虎;;从民法理论出发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洪迪昀;;公司股权转让中的风险负担与风险防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黎铮;;关于我国商品房买卖中风险转移问题的再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9期

9 杨代雄;;拟制交付在物权变动中的公示效力——兼论我国《物权法》第26条的修订[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邹开亮;;民事时效的性质及特征探析——对两个旧理论问题的新解[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豪杰;陈沧杰;王婷;;用益物权语境下新城开发空间利益研究——以万象塔銮湖新城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海芹;;试论环境管理中排污权交易政策[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3 严罡;;也论可撤销合同的效力[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4 李道科;;浅析中国《海商法》第86条款的规定[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2007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李程亮;;海峡两岸海商法法律问题研究[A];2009年苏浙闽沪航海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9年

6 邢娜;;提单争议解决条款的效力分析[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7 章博;;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理论视野下的提单仲裁条款转让[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8 郑雷;;论海上恐怖主义对国际法的挑战与应对[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9 马玉祥;;西部开发促进法及其内容[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10 吕斌;;论我国法人人格滥用对诚信的影响和对策[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徐鹏;论传播技术发展视野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D];吉林大学;2011年

7 许俊强;目的港受领迟延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许安平;现代税法的构造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云鹤;论关于海盗的国际法规则及其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晶;第二船籍登记制度研究以及我国建立该制度的相关法律问题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沛佩;论不足额保险下代位求偿权行使的劣后性及制度安排[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瑜;买卖合同风险移转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汪育玲;论买卖合同标的物的风险负担[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者丽琼;英国反家庭暴力法律的历史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倩;试论11-13世纪英格兰王权的扩张[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莉莉;论FOB卖方在海上货物运输下的利益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汪夏婕;我国船舶登记制度在国际融资租赁方式下面临的挑战和立法建议[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高珊;我国船舶企业环境责任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海商法协会第三届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J];中国海商法年刊;1992年00期

2 ;中国海商法协会召开有关“国际海运欺诈与反欺诈研讨会”议题的座谈会[J];中国海商法年刊;1993年00期

3 张敏;浅淡海商法修改与两岸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途径[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王淑敏;FIATA提单与中国《海商法》相关条款的比较[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4年00期

5 Stephen Girvin;杨轶;;记名提单的原则与实践[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5年00期

6 王立志;;后现代法学对海商法的方法论意义论略[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刘桢;李鹏;刘京利;;国际货运代理人法律地位的认定标准[J];水运管理;2008年06期

8 何丽新;陈永灿;;海商法特性论[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8年00期

9 刘源源;;论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海事国际私法中的地位[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金慧;;海上货运合同法的强制性初探——试论责任期间法定[J];法制与社会;2009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庄玉友;;证券跨境发行与交易的英文披露制度——欧盟、日本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君光;专家学者研讨海商法[N];北海日报;2009年

2 张希舟;从商法角度看提单的性质[N];人民法院报;2004年

3 张维;中国是否签署鹿特丹规则受关注[N];法制日报;2009年

4 周献恩;“扣船天堂”是谁的天堂[N];中国交通报;2004年

5 ;货物迟延交付运费不可不交[N];中国贸易报;2000年

6 吴宗祥;买卖货物风险转移惯例原则[N];国际商报;2003年

7 台冰;多式联运中的若干法律问题[N];国际商报;2004年

8 ;承运人责任期间[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9 本报记者 丁雷;全程参与国际海事立法中国第一人[N];大连日报;2008年

10 上海海事法院 沈军;货物收据的法律性质及效力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进先;论无正本提单放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姚莹;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中的权利转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陈亚芹;论海事国际惯例在中国法中的地位[D];复旦大学;2008年

4 王玫黎;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颜厚广;海事国际私法中船舶碰撞若干法律问题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章博;《鹿特丹规则》研究:制度创新与借鉴[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7 刘刚仿;论海难救助的客体[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赵月林;残骸强制打捞清除法律制度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9 向力;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公约外部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李天生;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栾珂;论提单的证券法律特征与流通性[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2 陈铭绯;论提单权利的法律性质[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3 杨哲;提单转让法律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刘园园;论提单的债权关系[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5 刘婷娜;论权利证券化背景下对提单权利的保护[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6 郑曦;各国海商法基础理论的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7 吴煦;论海商法基本原则及其成因分析[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8 罗益忠;论中国海商法与《鹿特丹规则》的冲突与协调[D];复旦大学;2011年

9 于淼;海商法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10 朱磊;21世纪国际海事立法发展及其对我国海商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88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488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8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